生態立村 南岩“美麗資源”轉變為“美麗經濟”

2018-01-05 16:52:19  來源:浙江日報  責編:陳晨

  在住建部、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公佈的2017年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名單中,我省12個村莊榜上有名,其中福安市潭頭鎮南岩村入選環境整治示範村

  拯救老屋,留住鄉愁

  南岩村,距離福安市區約20公里。元朝大德元年(1297年),南岩的肇基祖——閩王王審知九世孫王少招,“由佳漿轉遷南岩築室而居焉”,至今已有700多年。村內現存明清古民居40余座,仍保存有古水井、古牌匾、古圍聯、古方桌、古案臺、古石門以及鬥拱門楣、岩柱礎石、古樸屏風、窗格木雕等文物。尤其是北嶺三棟大厝,為祖先三兄弟依山所建。同一時辰上樑的三棟厝,雖格局相差無幾,但佈局嚴謹又不失特色造化。烽火粉墻,起伏參差;高矮門樓,錯落有致;榫桁棟瓦,“脊獸隊列”。優雅、豪華與實用有機統一。

  “蘭亭新世澤,槐裏舊家風。”數百年來,南岩古村落,以一座座黛瓦挑檐的古厝聞名周邊,素有潭頭“明清建築博物館”之美譽。自從2014年被授予“中國傳統村落”稱號以來,在“拆”與“護”的岔路口,村民們選擇了後者。“護村”護什麼,首先就是保護這些有形的建築。如果有形的建築都不存在了,那麼鄉愁也就無從談起。在“拯救老屋行動”項目實施中,南岩堅持村民的主體地位,由産權人自願申報,村民自發捐款,按照“修舊如舊”原則,依次對全村42座古厝實施了修繕。

  “村改居”,農民的權益只能增不能減。修繕完成的古厝,成了留守老人的“幸福小院”。同時,修老屋先修人心,也喚醒了老宅的生機。故土難離,鄉情難忘。人們離開老村古屋有時候並不是因為貪戀城市的繁華,而是面臨一些現實問題:有些人厭倦了農村的風景,有些人感覺到生活不便,還有些人認為靠山吃山是“竭澤而漁”、困守山地是“緣木求魚”……拯救老屋,不僅僅停留在圈地保護、修舊如舊上,更重要的是,立足於以人為本,留住耕讀傳家的文脈。探索活態保護,留住鄉愁留住人,不將原生的居民趕出村莊,讓古村淪為冰冷的展覽物。

  時空流轉,變化的是滄海桑田,不變的是人脈基因。隨著舊村改善,耕讀傳家的優良傳統被激活,南岩的父老鄉親逐漸意識到,保護髮展傳統村落就是傳承歷史文化,就是留住漸行漸遠的美麗鄉愁。

  為了明天,回到昨天。當地居民“新發展從原古村落出發”,在傳承與保護中改善一個能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桃源秘境。

  村居改善,開窗見景

  2015年,南岩被列為福建省“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如何喚醒農村沉睡資産?南岩村整個耕地面積包括荒山共8216畝,憑藉土地流轉、環境整治,閒置的農村資産放在了合適的人手中,當地農民成了改造家園的參與者。

  農民的土地確權流轉後,福安市岩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實施山壟田復墾與改造工程建設項目,由村集體、土地開發公司協議分成。村整合土地徵收金、流轉金、“特惠貸”資金,以及土地和房屋資産入股分紅。如此一來,集體經濟壯大了,農民獲得的分紅越來越多,建設“美麗鄉村”的自覺性越來越高。

  在村幹部的引領下,村民自覺參與到環境整治工作中來。按照“田間步道是綠道、田間資源是公園”的思路,搞好“三清”(清潔村莊、清潔路面、清潔家園)、清除“三亂”(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涂亂畫),村民自發清理外運和分類處理垃圾,清污肥田,拆除旱廁、豬圈雞棚、臨時搭建簡易建築。近兩年來對古厝修繕和房前屋後的整治綠化,村民累計投工投勞5000多個工日,自籌投入資金200多萬元。

  村裏把生態建設作為最大的基礎建設,投資建設污水管網工程,建起生態環保公廁。將村口原先的垃圾填埋場改建成“金蟹哺浪”景觀池。全村95%的農戶完成改廁,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後灌溉農業。實行雨污分離,歸集雨水用來補充村口生態停車場邊的“放生池”。村集體投資加上群眾自籌資金,對村主幹道進行水泥路面硬化和邊溝邊坡建設。結合傳統村落保護建設,對5條巷道以及其他較為重要的村內通道進行改造、整治。利用閒置空間建設觀景臺、修建廣場等,村子“顏值”陡增。

  曾幾何時,那些破敗不堪的殘垣斷壁得以復原,粉墻黛瓦的明清古民居修葺一新。村道景觀帶改造,錯落有致、成林成蔭。庭院經過綠化建設,開窗的剎那,一片景色躍入眼簾,一陣挾裹著花園、茶園幽香的清風迎面襲來,頓覺心曠神怡……

  生態家園,綠色發展

  環境越來越好,不久前,南岩入選財政部、住建部等五部門聯合公佈的2017年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名單,成為國家級的“南岩示範”。

  村子變美了,如何將“美麗資源”轉變為“美麗經濟”?南岩村積極培育精緻農業,引導村民發展太子參、有機高山大米種植。成立岩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依託當地高山茶園,開發“松針白茶”等系列茶産品;恢復古法壓榨茶油坊,利用傳統工藝釀造“老酒”;恢復豆腐坊、魚貨鋪、青草藥鋪;發展紅心獼猴桃、九月黃金蕉、樹下靈芝種植、稻田養魚等觀光采摘農業項目……南岩的復興和崛起,在父老鄉親的期盼中終於實現。

  好生態是最美的風景,不僅成為振興鄉村的力量,還吸引了新的文化項目落地。按照“把農業做成生態,把生態做成旅遊,把旅遊做成産業”的思路,重點打造“中國傳統村落”旅遊生態園。公司利用古建築古民居發展文化民宿,開闢“南岩十景”鄉村遊線路和農家樂、山間採集等項目,為遊客提供豐富的“接地氣”鄉間遊服務。偏遠特色村,資源開發與生態旅遊“比翼齊飛”,吸引眾多遊客紛紛慕名前往旅遊觀光。大山深處到處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鄉親們臉上挂滿了笑容。(記者 鄭望 林耀琳 丁立凡)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