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訊:山清水秀生態美是廣西的一張靚麗名片。
2015年全區生態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走出一條具有廣西特色的産業強、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轉型綠色崛起之路。
兩年多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帶領全區上下,在綠色發展之路上越走越精彩,廣西的生態名片越來越靚麗。
國土空間格局優化
坡度大於25度的陡坡退耕還林,禁止在水源區種植速生桉,禁止新礦山開採……這是被譽為“徐霞客最眷戀的地方”“中國長壽之鄉”的上林縣制定的一份産業準入負面清單,圍繞生態功能保護劃定了新産業準入門檻。
2016年8月,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印發《廣西16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産業準入負面清單(試行)》,對28個行業406類項目提出嚴格管控要求,涵蓋各縣現有産業以及規劃發展産業。廣西成為率先出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産業準入負面清單的7個省區之一。
“下一步廣西還將從‘擴面’‘升級’兩方面推進重點生態功能區縣産業準入負面清單編制工作。”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區將把負面清單編制工作推廣到13個自治區級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和賀州市昭平縣,探索整合多部門職能,建立重點生態功能區監管制度。
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建立重點生態功能區産業準入負面清單,是廣西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中的一項工作。近兩年,廣西大力推進生態城鎮建設,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加強海洋資源科學開發,全區各地逐一化解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和生態保護的矛盾,實現三贏態勢。
南寧南湖環湖步道,小雨不濕鞋,大雨不內澇,成為市民休閒鍛鍊的最佳去處;那考河這個曾經泛著黑水的小河溝,如今已是清水潺潺、鳥語花香的濕地公園;青秀山蘭園,水霧繚繞,美不勝收,每年園內雨水回收利用1.1萬噸,節省提水費用120萬元……廣西城市發展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既有“面子”又有“裏子”。
“兩年一跨步,八年夢可圓”的“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從2017年進入宜居鄉村建設階段。目前全區村屯綠化達標率為65%,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為75%,建制村客運通達率為85%。近兩年,我區通過實施産業富民、服務惠民、基礎便民三個專項活動,大力培育發展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和集體經濟,推廣建設村級綜合服務中心,提升農村垃圾治理、道路通行、飲水安全、村屯特色、住房安全和能源利用水準,農村供電、通信和公共照明能力保障得到進一步強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視察時強調,要“打造好向海經濟”。圍繞海洋強區建設,廣西堅持轉變發展方式,在適宜開發的海洋區域,科學發展海洋經濟,堅持“點上開發、面上保護”,加強海域綜合整治,有效保護敏感的海洋生態系統。據了解,2016年北海市完成了第一次全國海洋經濟調查試點工作,2017年全區全面啟動第一次全國海洋經濟調查,逐步摸清廣西海洋經濟“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