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訊: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
陜西省地調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我省“五新”戰略任務,積極培育全省地調工作新動能,創新地質調查綠色發展方式,切實擔負起生態環境保護的職責和使命,積極發揮在基礎地質、地質環境、農業地質、城市地質等領域的重要作用,助力新時代陜西生態文明建設。
一是加強基礎地質調查,優化清潔能源供給結構。科學編制陜西全省綠色地質調查發展規劃,著力推進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為全省國土綜合整治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圍繞地質找礦突破、生態文明建設、智慧城市建設及脫貧攻堅戰略需求,重點部署成礦區(帶)、整裝勘查區及“一帶一路”經濟發展規劃區地質調查工作。以夯實礦産調查與評價基礎、服務“十個礦業開發基地”為宗旨,開展礦産資源調查與評價工作,科學有序查明礦産資源賦存狀態及找礦潛力,總結礦産分佈規律、圈定找礦靶區。加大頁巖氣、頁巖油等非常規油氣以及地熱等清潔能源勘查力度,支撐全省發展清潔能源産業,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二是開展地質環境調查,提升城市資源環境承載力。加強全省生態脆弱區、黃土高原區、生態城市建設區及地球關鍵帶基礎科學研究,開展跨地質學、水文學、土壤學、生態學、大氣科學、微生物學等多學科、多領域系統研究,為做好治污減霾、生態系統保護、自然災害防治等重要工作提供理論支撐。系統調查全省人口聚集區和礦山集中開採區地下水系統空間結構,研究地下水動力場對人類活動和自然氣候的響應機制,解析水、土污染耦合關係,評價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及環境問題,研發修復治理新技術,建立並完善地下水資源動態監測網絡和評價系統。加強資源集中區的礦産資源潛力評價、技術經濟評價和環境影響評價,實施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為全省小型礦山和個體小礦的資源整合、統一規劃、聯片開發提供解決方案。
三是拓展農業地質調查,推進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圍繞陜北黃土高原重要經濟區及陜南山間盆地區,啟動一批土壤地球化學調查工作,查明土壤生態地球化學條件、重要元素分佈特徵,為觀光農業、現代農業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建立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的耕地資源保護數量與品質一體化體系、動態監測體系和土壤污染修復治理體系,推動土地資源節約和保護工作。按照全省脫貧攻堅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建立富硒産品科研創新平臺,打造西安、咸陽、安康三大富硒特色農産品基地,將富硒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和經濟優勢。
四是推動旅遊地質調查,支撐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加強與旅遊部門對接合作,啟動生態旅遊地質資源調查,編制全省旅遊地質資源分佈圖和旅遊線路規劃圖,深入挖掘旅遊資源潛力。科學佈局陜北、秦嶺北坡、商洛、漢中、安康5個專項生態旅遊地質調查項目。重點做好漢中天坑群、陜北丹霞地貌等地質遺跡調查和研究,科學編制開發利用方案,充分挖掘其科考、探險、觀光遊覽、休閒度假等多種功能價值。
五是開展城市地質調查,形成生態環境保護新格局。按照全省交通建設規劃,加快建立三維城市地質結構模型和地質信息管理服務系統,在交通規劃選線及綜合客運樞紐選址等方面提供一流地質服務,推進綠色智慧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開展淺層地熱能綜合研究,建設一批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研究基地,為全省推廣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提供示範。開展城市地下空間利用專項調查,拓展城市建設空間,進一步提高城市安全保障和防災減災水準。
六是加強地質災害防治,提高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精度。把防範地質災害作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的“生命工程”來抓,培養一批應急調查專業技術骨幹,提高應急調查和裝備現代化水準,確保高效精準開展應急調查工作。推動重點城鎮地質災害調查評估示範工作,在秦巴山區、黃土高原地質災害易發區開展大比例尺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加強與氣象部門合作,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精細化研究,加快構建“空、天、地、網”一體化監測技術體系。
七是支持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協助做好資源枯竭型城市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以解決地質環境歷史遺留問題為目標,進一步完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重點工程實施方案和沉陷區滑塌區生態修復方案。在資源枯竭型城市部署一批土壤地球化學調查項目,查明區域土壤生態地球化學條件,為發展現代生態循環農業提供基礎地質資料及技術支撐。加強資源枯竭型城市旅遊地質調查,策劃包裝一批旅遊線路和旅遊項目,積極培育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
八是建設地質大數據平臺,維護生態安全、國土安全。積極探索建立地質調查數據匯聚管理系統,盤活存量信息,規範增量信息,實現地質數據採集、匯聚、管理智慧化與協同化,探索新時代“雲環境”下地質調查模式,夯實地質調查數據基礎。開展基礎地質數據成果轉化及數據集成,打通數據孤島,實現核心數據庫的互聯互通,擁有規模化的地質信息服務能力,為區域發展規劃、資源勘查開發及生態安全維護提供基礎依據。做好地質大數據信息共享服務,將地質大數據同步反饋至氣象、環保等部門,為全省災害預警提供數據及技術支撐。
九是搶抓“一帶一路”機遇,擴大人才技術交流合作。聯合長安大學、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共同成立絲綢之路地質研究院,建立地學領域交流機制,搭建國際協同創新研究及信息共享平臺,廣泛開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技術交流。實施多邊或雙邊國際合作項目,開展地質調查和地學前沿理論創新研究合作。推進人才教育培訓合作交流,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並重原則,選派優秀管理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到國外定向培養,引進國外專家開展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合作,加快培養具有全球視野、與國際接軌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十是以院士專家工作站為引領,打造十大創新平臺。圍繞陜西省地質科技創新任務需求,發揮省地調院院士專家工作站科研優勢,加強與國內外院士、專家合作,推動地質科技創新,傾力打造礦山地質災害成災機理與防控重點實驗室、省(部)級土壤地球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陜西省土壤污染治理示範工程等十大地質科技創新平臺,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科技創新,促進全省地質科研水準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