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人類永續發展的良田沃土

2018-05-23 09:44:35  來源:農民日報  責編:陳晨

  農民日報訊: 世界的眼光再次聚焦北京,為了人類腳下這方沃土。

  翻開歷史看,從採集漁獵到刀耕火種,再從鐵犁牛耕到石油農業,人類歷史其實就是一部擺脫饑餓的抗爭史。在物質豐盈、文明昌盛的今天,我們很難想像世界上還有8億多人處於饑餓狀態。

  聯合國糧農組織2015年發佈《世界土壤資源狀況》報告顯示,全球可耕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達750億噸,約有33%的土地出現中度或者高度退化現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從目前的74.4億增加到90億,新的糧食安全危機隱然萌發。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應對全球危機的必由之路。5月24日-26日,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土壤夥伴關係及北京市農業局、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共同舉辦的“2018土壤健康與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將在北京召開,來自荷蘭、泰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官員、專家、從業者等160余人,將共同商議全球耕地建設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及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等問題。

  耕地退化造成了嚴峻的生態危機和糧食安全危機

  今年4月,聯合國框架下致力於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機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發佈報告指出,人類不適當的開墾亂伐、不合理的種植灌溉、過量的農藥化肥使用等,造成的沙化、酸化、鹽鹼化、重金屬污染等耕地退化問題,威脅著全球約2/5人口的生計,人類甚至可能為爭奪資源而爆發衝突。

  而且,耕地退化還關聯著氣候變遷。土壤是地球最大的陸地碳庫,耕地的持續破壞會大量釋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預計未來30年間,將有40億人口生活在乾旱地區,其中5000萬-7億人可能被迫遷徙。到2050年,耕地退化和氣候變化將使全球穀物産量平均下降10%,某些地區可能達到50%。

  長期以來,非洲大多數國家都存在著土壤養分嚴重流失問題,南撒哈拉地區近1/4的耕地嚴重退化,單産降低至1噸/公頃,近1.8億人生活受到影響。曾經土地肥沃的南美洲,由於森林砍伐、集約化農業的影響,成為世界上表土鹽漬化程度最高的地區。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全球近21%的人口,耕地長期處於高強度開發中。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耕地退化面積佔耕地總面積的40%以上。

  保護耕地,已成為維繫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英國、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未雨綢繆,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陸續開始通過高額補貼推動輪作休耕對耕地進行保護。但是,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以輪作休耕、進口糧替代等措施來保護耕地的現實可行性還比較低。

  不可逆擋的發展潮流、日益增長的民眾需求與剛性趨緊的資源約束之間的巨大矛盾,給世界出了一道難題:如何在高強度利用的情況下對耕地進行保護,保證人類的永續發展?

  謀定全局者,方能謀一域。對於耕地保護這樣一項基礎性、全局性的工作來説,要有大戰略的指引、大格局的安排才能真正打開當前生存與長遠發展的這對相互角力的死扣,這應當成為全人類應對耕地退化危機的共識,這也正是中國在解決耕地健康與可持續發展方面可為其他國家借鑒的重要經驗。

  為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智慧

  在延綿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一直是世界農耕文明的典範,南方水田間的精耕細作與北方大地上的田園牧歌協奏出了一唱千年的農耕智慧,為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態樣本和靈感源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耕地保護上升到戰略高度,要求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在“耕地不僅要有數量紅線,也要有品質紅線”思想的指導下,我國逐步破解了在高強度利用的情況下對耕地進行保護的世界難題。

  ——一整套制度織線成網。堅守18.65億畝耕地紅線,劃定永久基本農田15.50億畝,到2020年確保建成8億畝、力爭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開展土地佔補平衡,並由省級政府行政首長作為第一責任人落實推動,實現了耕地數量保護與品質提升的雙輪驅動。

  ——一系列法規提供保障。我國先後出臺了《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土地復墾條例》等法規條例,全面落實耕地保護聽證制度,耕地保護法治化步入軌道,並健全了“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群眾報”違法行為發現機制。

  ——一盤棋格局正在形成。通過劃定糧食生産功能區和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以及開展“鐮刀彎”地區玉米調減、輪作休耕等舉措,與環境資源承載力相匹配的農業生産大格局正在形成,三大主糧生産優勢區以及大豆、蔗糖、棉花、橡膠等重要農産品保護區依次遵循自然規律在全國各地“安營紮寨”。

  ——一整套技術生根開花。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發展噴灌、滴灌等節水農業,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52;通過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有機肥替代增施、綠肥種植等,2016年全國化肥使用量首次接近零增長;通過三大糧食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果蔬茶等作物綠色防控,全國農藥施用量保持零增長;開展種養結合,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60%以上,秸稈還田8億多畝;修訂地膜標準,加強回收利用,農膜回收率達到60%等。

  春天的辛勤耕耘,在秋天會結出豐碩的果實。《2016年全國耕地品質監測報告》顯示,我國耕地土壤養分含量穩中有升,土壤健康狀態呈現總體良好態勢;2017年,我國在防治荒漠化與土地退化上努力更是榮獲了有“政策界的奧斯卡獎”之稱的未來政策獎。

  高強度利用情況下耕地保護的“北京模式”

  “北京是我國都市現代農業的‘橋頭堡’,在耕地保護利用方面,有著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跨越邁進時的典型成功經驗。”北京市土肥站站長趙永志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處於工業化、城鎮化“領頭羊”位置的北京,全市耕地數量從建國之初的1000萬畝急劇減少到現在的150萬畝。為保障生態安全、應急供應,北京都市現代農業對耕地的利用達到了極致,平均復種指數1.6,部分蔬菜大棚甚至達到2.0,為全國最高。

  高強度、超負荷的利用,讓北京最早感受到耕地品質保護的緊迫性。作為農業農村部耕地品質建設與管理專家指導組成員的趙永志,較早地向全社會推廣普及“耕地品質也要確定紅線”的理念。

  理念的革新帶來工作思路的轉變。北京市土肥站對耕地品質建設從單一項目上升為系統工程,從綠色生態、循環低碳、治養結合等多角度進行綜合治理。

  對於京郊農民來説,這些年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施肥簡單多了,不用為選肥料傷腦筋,村裏也沒有那些亂七八糟推銷肥料的。”到了施肥的季節,農戶登錄“北京市土肥信息網”,3分鐘就能列印出一張用肥的“電子處方”,可在線與區土肥站訂購專用配方肥,一步到位非常便捷。

  這是北京市土肥站傾力打造的“智慧土肥”系統,是測土配方施肥的升級版。趙永志介紹,北京市土肥站利用GIS布點、GPS定位,設立了170個耕地品質定位監測點,先後採集土壤樣品5萬個,獲得土壤數據600多萬個,並與北京第二次土壤普查和30多年京郊耕地品質長期定位監測所獲得的大量數據進行整合,建成了北京市土壤數據庫,實現了全市耕地品質的動態監控。

  為了保證“土肥大數據”真正落地,北京市土肥站採取“將複雜技術物化成‘一袋子肥’”的思路推廣配方肥,以土肥站為主導搭建物化技術物流網,農資生産企業、經銷企業由生産經銷商轉變為技術服務站點,形成了一條龍式、站企結合式、連鎖配送式、農資加盟式和科技入戶式等服務模式,破解了“賣化肥的無技術,有技術的無實物”的化肥流通體制難題,並大大推動了水肥一體化精準調控技術應用,全市化肥利用率提高了9個百分點。

  “有機肥好,有機肥政策更好,這是我下鄉調研時經常聽到的一句話。”趙永志笑著説,測土配方施肥減少化肥用量是“治標”,增施有機肥培肥地力則是“治本”。

  從2007年開始,在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北京市土肥站先後推動實施了“有機肥培肥地力示範工程”“耕地品質提升與田園清潔行動”“生態標準園創建項目”等項目,有機肥補貼標準也從一開始的250元/噸一路增加到600元/噸。這調動起農民“養地”的熱情,秸稈綜合利用率提高到98%以上,畜禽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

  為了“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北京市土肥站創新工作機制,推動制定並實施了“北京市都市型現代農業基礎建設與綜合開發項目”,對分散在財政局、農業局等部門的項目統一規劃,對有機肥補貼、配方肥補貼、新型肥料補貼、深松補貼、秸稈還田補貼等進行政策整合、集中實施,取得了“1+1>2”的效果。

  “其實,耕地品質提升難點不在技術,關鍵在於政府重視給予資金支持和政策引導。”趙永志總結道,十幾年來,北京市僅對有機肥、配方肥的補貼資金就高達25億元。

  連年“養地”,糧豐果優。10多年來,北京市累計推廣耕地保護技術4276.74萬畝次,化肥用量減少近40%、土壤有機質提高近20%,農作物增産124.66億公斤、農民增收節支39.01億元,成功實現了“在高強度利用情況下對耕地進行保護”。

  “2018土壤健康與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召開在即,回看來路、對比今昔,中國的探索實踐為世界耕地保護提供了方案路徑,而北京市耕地保護模式則是“中國方案”的生動注腳。通過深入研討和交流,相信與會各國定能相互汲取有益經驗,一起攜手為人類留下永續發展的良田沃土而努力奮鬥。(記者 馮克 李飛 李純)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