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訊:7月3日,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行動計劃》的發佈實施,吹響了全民行動、再接再厲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進軍號角。那麼,目前我國大氣環境形勢究竟如何?未來三年怎樣打好這場藍天保衛戰?就此,記者採訪了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及相關專家
《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是繼“大氣十條”之後第二個大氣污染防治的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經過三年努力,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明顯改善環境空氣品質,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
補上關鍵短板
“大氣十條”實施5年來,我國空氣品質改善效果顯著,所確定的三大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如期實現。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PM2.5年均濃度分別比2013年下降39.6%、34.3%、27.7%;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從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大氣十條”的推進和落實,我國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大氣污染防治新路。“但我國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仍居世界前列。”該負責人指出,我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環境空氣品質達標比例僅為29%,京津冀大氣傳輸通道城市、汾渭平原等區域PM2.5年均濃度超標1倍左右。特別是秋冬季,北方地區重污染天氣仍然多發頻發。
“長期以來粗放式發展積累形成的以重化工為主的産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以公路為主的運輸結構和大量裸露地面存在的用地結構,對進一步改善空氣品質構成重大挑戰。”該負責人表示,大氣污染防治問題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短板,亟須通過全力攻堅,實現空氣品質的持續改善。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告訴記者,《行動計劃》的目標設定延續了“大氣十條”以顆粒物濃度降低為主要目標,同時降低重污染天數的思路,將促進環境空氣品質的總體改善。
《行動計劃》所確定的具體指標包括,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聚焦結構性污染
環境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經濟發展結構問題。業內專家認為,《行動計劃》確定調整四大結構——産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有利於持久大幅削減污染排放,保障治污效果的長效穩定。
王金南介紹,以京津冀及周邊6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為例,國土面積僅佔全國的7.2%,卻消耗了全國33%的煤炭,生産了全國43%的鋼鐵、45%的焦炭、31%的平板玻璃、19%的水泥、60%的原料藥、40%的農藥,原油加工量佔全國28%。
再比如,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等區域,單位國土面積煤炭消費量是全國平均水準的4倍至6倍。且重化工産業“圍城”現象突出,對當地環境及空氣品質産生重要影響。同時,在城鄉接合部、鄉鎮和廣大農村地區,存在大量“散亂污”企業,嚴重污染環境、擾亂市場秩序、擠佔發展空間,“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十分突出。
對此,《行動計劃》將産業結構優化調整作為推動我國高品質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做出了優化産業佈局、嚴控“兩高”行業産能、將“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工作推向全國、深化工業污染治理以及大力培育綠色環保産業等具體部署。同時,將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構建清潔低碳高效能源體系作為重要舉措,堅持發展非化石能源與清潔高效利用化石能源並舉,著力補齊資源環境約束、品質效益不高、基礎設施薄弱等短板。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鐵路貨運量比2017年增長30%,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增長40%、長三角地區增長10%、汾渭平原增長25%。
2017年,我國公路貨運佔76.8%,鐵路貨運僅佔7.7%。特別是主要港口集裝箱海鐵聯運比例僅佔約2%,遠低於世界平均20%的水準。
“從單位貨物週轉來看,公路運輸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分別是鐵路運輸的7倍和13倍。根據大氣細顆粒物源解析結果,機動車特別是柴油車已經成為許多大中城市的首要污染源。”生態環境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副主任丁焰説,從全國情況看,柴油貨車保有量佔全國汽車保有量的7.8%,但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顆粒物分別佔汽車排放量的57.3%、77.8%。“調整貨物運輸結構,增加鐵路貨運量,減少柴油貨車使用是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舉措。”
對於用地結構的調整,《行動計劃》給出的措施包括: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實施修復綠化;減少裸露地面,增加綠地面積;減少秸稈露天焚燒,增加綜合利用;減少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等。
落實應急減排措施
如何應對重污染天氣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説,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需要三方麵條件:一是加強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二是在同一個區域內統一預警標準、開展應急聯動;三是夯實應急減排措施。
“科學有效的減排措施是保障重污染天氣應對效果的基礎,而取得應對效果的關鍵是各項減排措施的嚴格落實。”柴發合説,目前,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應急預案中,黃色、橙色、紅色級別預警應急減排比例要求原則上不低於全社會總排放量的10%、20%、30%,應急減排企業數量從以前的不到9000家增加到近5萬家,減排措施從以前的提高治污效率、減少生産時長等無法落實、無法考核的措施,全部改為停産、停生産工序或停裝卸運輸環節等切實有效的措施,並實施清單化管理,以便於督查檢查。
相關數據顯示,在2017—2018年秋冬季期間,“2+26”城市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取得良好效果,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55.4%。但長三角區域、汾渭平原的各城市應急預案中,尚未統一應急措施減排比例要求,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不足,可操作性較差,導致應急減排措施難以落地,而且措施減排力度普遍偏小,嚴重影響應對效果。即使啟動高級別的應急響應,效果依然不明顯。
柴發合説,下一步,要繼續指導重點區域不斷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提高應急措施減排比例,黃色、橙色、紅色級別減排比例原則上分別不低於10%、20%、30%。細化應急減排措施,落實到企業各工藝環節,實施“一廠一策”清單化管理。在黃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對鋼鐵、建材、焦化、有色、化工、礦山等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重點用車企業實施應急運輸響應,確保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
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到2020年,全國煤炭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下降到58%以下;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五省(直轄市)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下降10%,長三角地區下降5%,汾渭平原實現負增長;新建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減量替代。按照煤炭集中使用、清潔利用的原則,重點削減非電力用煤,提高電力用煤比例,2020年全國電力用煤佔煤炭消費總量比重達到55%以上。繼續推進電能替代燃煤和燃油,替代規模達到1000億千瓦時以上。
《行動計劃》提出六方面任務措施:一是調整優化産業結構,推進産業綠色發展;二是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構建清潔低碳高效能源體系;三是積極調整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四是優化調整用地結構,推進面源污染治理;五是實施重大專項行動,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六是強化區域聯防聯控,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記者 曹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