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訊: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開展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加強城鎮污水治理。
在今年的海南省兩會上,與會代表和委員結合實際工作和關注領域,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積極建言獻策。
生態蓄力 堅持環境優先
“保亭、陵水等市縣森林覆蓋率高達65%以上,尤其是負氧離子濃度全年平均約在每立方釐米5000個以上,最高超過1萬個,這樣的優良生態環境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海南發展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海南省政協委員、三亞市政協副主席朱傳華對此深有感觸。
如何才能守住海南發展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與會代表和委員聚焦政府工作報告的具體措施和部署安排,著眼理念實踐和完善頂層設計等方面分別提出意見建議。
海南省政協委員、海南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趙志忠建議,要完善生態文明法律體系,制定最嚴格的法律制度來保護生態環境,提高違法成本,讓損害環境行為逐步從“不敢損”過渡到“不想損”。
直面問題 補齊環境短板
“目前,老舊城區小街小巷的污水管網改造條件有限,建議要結合實際,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結合市縣棚戶區改造計劃統籌改造。”海南省人大代表、東方市水務局局長王斌説。
海南省政協委員、民革三亞市委會主委王文榮提出,可將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垃圾處理設施等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設施規劃與建設,統籌納入海南省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中。
海南省人大代表、萬寧市委書記張美文則提出,一方面在城鄉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內海海水養殖“退養還海”工作。“建議建立財政專項轉移支付,在轉産就業過渡期給予適當補償,著力解決海水養殖污染防治等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釋放紅利 實現綠色發展
“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要加大生態環境建設投入,切實提升老百姓保護生態環境的獲得感。”海南省人大代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重點公益林毛岸護林站站長譚立波在林業一線工作多年,他認為“生態好,村容村貌變漂亮,綠色産業發展起來,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越來越幸福”。
在推行綠色生活方式方面,海南省政協委員、長城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董事長申河建議利用保險工具減少污損、改善環境。(作者 周海燕 周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