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好一張圖 保護勁更足

2019-05-27 09:06:28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碧海藍天、青山綠水,是很多人對海南的印象。近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發佈,讓人們對海南的生態前景有了更多期待。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與生態文明試驗區如何協調並進,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如何兼得?規劃先行,是海南在實踐中探索出來的一條路子。

  家門口要建新區,是好事還是壞事?在位於東寨港自然保護區門口的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演西村,這個疑問在村民們心裏頭盤桓了許久。

  就像山尾村村民陳傑民説的:“海南全省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新區建在家門口,當然是好事。可是我們祖祖輩輩生長在濕地周邊,要是破壞了濕地建高樓,賺再多錢,也捨不得。”

  今年初,《海口江東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開始公示。看到公示方案,陳傑民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新區藍綠空間佔比穩定在70%以上。已有的濕地不僅不破壞,還要修復。對濕地裏的村莊也有了産業安排。”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更是給村民吃了“定心丸”。按照方案要求,到2020年,試驗區生態環境品質持續保持全國一流水準,城鎮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8%以上,守住909萬畝永久基本農田,濕地面積不低於480萬畝,海南島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60%。

  江東新區:確保藍綠空間佔比70%以上

  2018年4月13日起,海南全省建設自由貿易區,加快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6月,海南宣佈成立海口江東新區。

  演西村恰在江東新區規劃範圍內。村民祖祖輩輩生活在東寨港自然保護區旁,出了紅樹林就是海。這裡有隨處可見的羊角樹,也有“死而復生”的珍稀植物紅欖李,有田裏隨處可見的白鷺、牛背鷺,也有逐年增加“反客為主”的黑臉琵鷺。

  “為了這些好朋友,我們村專門成立了一支村民志願護鳥隊。”演西村村委會副主任柯行國説。

  演豐鎮鎮長陳海雲説:“規劃一齣來,大家都説沒想到。不僅濕地不會少,濕地和海岸線有嚴格保護,還對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統一規劃升級,鄉村産業也納入考慮範疇,民宿、旅遊是城鄉融合發展重點,在濱海CBD開發片區,生態友好型産業才能進駐,村民們保護生態更積極了。”

  “在各類空間規劃中,濕地是最容易出現保護真空的,有些濕地半年為田半年為洋,土地性質有的被劃為基本農田、有的劃為林地,有的劃為河流、池塘,從行業管理上分別屬於國土、林業、水務,從地域管理上跨越幾個市縣,屬性不一,保護標準不一,生境很容易被侵蝕。”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廳長丁式江告訴記者:“海南2015年開始‘多規合一’,對全省六類規劃重疊圖斑進行了調整,全省32萬公頃濕地整體劃入生態紅線範圍,實現了在一張藍圖上增綠護藍。”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院長楊保軍告訴記者,“實現人與自然高度融合,從規劃層面看,應該統籌考慮保護好和利用好生態資源兩個方面。”

  江東新區規劃統籌考慮了上述兩個方面,確保新區藍綠空間佔比穩定在70%以上。在産業規劃上,新區以開放為主線,發展國際化自貿産業體系。建設空港産業區,建設濱海CBD總部聚集中心,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全球人才與資本聚集,促進創新創業。

  “新區規劃,沒有忘了我們農村。”陳傑民説:“我們村鼓勵大家繼續建設美麗鄉村,村裏的民宿開了不少,旺季來臨時,可以容納上萬人呢。”

  熱帶雨林:全省一盤棋統籌管理

  獨木成林、氣生根、寄生蕨,在陵水、瓊中、保亭、白沙、五指山,這些熱帶雨林景觀並不罕見。可是在跨越全省多個市縣4400余平方公里的區域建設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怎麼建?

  《實施方案》要求,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制定實施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組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統一管理機構。

  1月23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經中央深改委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經反復論證,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1/7。

  海南省林業局局長、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夏斐告訴記者,該部門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及國家林草局的部署,開展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要完成六大任務,即編制總體規劃、建立管理體系、出臺管理條例、劃定公園核心保護範圍、建設電子圍欄、啟動生態移民搬遷等。

  夏斐介紹,在考慮國家公園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基礎上,在不影響公園面積和生態修復的前提下,兼顧今後國家公園建設及發展需要,逐村逐塊進行優化,將邊界周邊的村莊和人工林調出公園範圍,將邊界以外周邊保存較完好的天然林調入公園範圍。

  丁式江告訴記者,為保障“多規合一”後林地面積不減少,海南有效解決了全省127.9萬塊重疊圖斑問題,厘清了林地與耕地等其他土地的邊界。其中,基本農田與林地重疊圖斑52萬塊(面積10.07萬公頃)、城鄉規劃建設用地、産業園區用地與林地重疊圖斑7.4萬塊(面積4.47萬公頃)。

  海南211萬公頃林地、32萬公頃濕地全部納入生態管控空間,其中一級生態功能區(即生態空間)作為生態保護紅線範圍,二級生態功能區(即農業空間)作為林業生産空間,也承載重要生態功能。將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定額和森林採伐限額等約束性指標納入資源消耗上限嚴格控制,確保海南實現2020年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雙增”目標。

  4月1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在吊羅山正式揭牌成立。“這和以往的管理體制有啥不同?”記者問。

  管理局相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不同可大了。這意味著我們率先探索在全國建立國家公園垂直管理體制。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和省林業局職責和管理範圍高度契合,省林業局直管18個林場保護區中有12個劃進了國家公園範圍,4400余平方公里的青山綠水基本上在省林業局直接管轄的範圍內,最容易搞直管。”

  立規建制:給生態紅線高壓線通電

  有人説,“規劃不‘長牙’,再美也白搭。”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也有人説“圖是死的,人是活的,情況是變的,一成不變怎麼能管理好生態環境?”

  確保生態環境只能變好,不能變差,一方面要增強規劃的嚴肅性。生態紅線是高壓線,高壓線就要通上電。

  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提出,將把青山綠水、碧海藍天作為海南最強優勢、最大本錢,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上先行一步,絕不允許新上項目對環境造成增量壓力,建設生態環境世界一流的自由貿易港。

  以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為例,夏斐介紹,為了便於識別和管理,擬將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劃為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實施差別化保護管理方式。建設核心保護區電子圍欄,對核心保護區實行最嚴格的保護。

  在不突破底線前提下,對規劃進行動態管理。以林業為例,海南修訂發佈《海南經濟特區林地管理條例》,通過林地實時動態監測和年度變更調查,全面掌握林地變化情況,真正實現全省林地“一張圖”管理。在保障全省林地保有量211萬公頃基礎上,劃定後備林地約2萬公頃,用於林地佔補平衡,保障“多規合一”後全省林地總量不減少,品質不降低。

  海南省省長沈曉明提出,要以最嚴的規劃、最嚴的措施、最嚴的處罰、最嚴的問責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確保海南生態環境只能變好、不能變壞,始終保持優良水準。海南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等同步推進。2016年5月,《海南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印發,當地黨政領導幹部出現失責行為、符合追責情形的必將追責,且不論調離、提拔、退休與否,實行終身追責。

  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吳剛表示,將結合實施方案的要求,在現有“多規合一”基礎上,探索機制創新,創建運行高效的制度體系。(作者 丁汀)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