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訊:作為海濱旅遊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堅持“生態立市”,大力實施“碧水行動”,堅持陸海統籌,開展陸域污染源治理、入海河流綜合治理和岸灘海域環境治理,全力推動實現河清海凈。今年1月-6月,秦皇島市10個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Ⅲ類以上斷面7個,水質優良比例70%,全面完成省目標考核要求。
開展入海河流綜合治理。秦皇島在全省率先實施河長制,設置市縣鄉村四級河長2260名,做到了每條河流都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4年來,全市各級河長累計踏查41.3萬公里,累計清理河道垃圾82萬立方米,封堵、整治排污口526處,治理涉水企業408家。
開展陸域污染源治理。秦皇島市嚴控農業面源污染,在北戴河和山海關率先推行化肥農藥零施用,全市農藥化肥施用量在2015年負增長的基礎上,今年再降低5%;大力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年內廢棄物處理設施配套建設率和資源化利用率達到100%。
開展岸灘海域環境治理。秦皇島市在全國率先實行灣長制,明確市、縣、鄉和用海單位各級灣長112人,將162.7公里岸線全部納入管理體系;對6萬公頃的近海與海岸濕地進行全面保護,整治岸線24.5公里,新增沙灘面積77.6公頃,清理取締“三無”船舶1454艘,近岸海域9個監測點位全部穩定在一類水質。
河清海凈,隨著海洋生態環境的改善,消失多年的江豚、海豹等大型海洋生物,再次在秦皇島市近岸海域出現。(劉子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