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畫韻 一筆大地情懷 一抹鄉土記憶

2017-08-09 10:12:06|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閱讀上海100勝 38 | 金山畫韻 一筆大地情懷 一抹鄉土記憶

  金山農民畫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從包括灶頭畫、剪紙漆繪、泥塑和石刻等中吸取養分。其造型誇張,色彩明快,具有江南水鄉的獨特風韻。如今金山約有百餘名農民畫家,部分畫家分散于中國農民畫村以及金山嘴漁村。

  9月,一場用金山農民畫形式錶現上海64條風情老街的畫展將在上海城市規劃館拉開帷幕;7月初,一個以金山農民畫為主題的趣味夏令營得到孩子們的熱情參與;5月中旬,金山農民畫衍生産品入駐上海中心並向市民遊客銷售……四十餘年前誕生於鄉村田野的金山農民畫正緊密連接著我們的生活。

  那些身處中國農民畫村或金山其他地區的農民畫家不斷用深情繪就明天。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説:中洪村的農民畫家在戶外描繪田園美景。楊建正 攝

  畫家分佈廣泛

  金山區楓涇古鎮附近的中國農民畫村內,楊柳依依,石徑幽幽,小橋流水,白墻黛瓦,一幅迷人的水鄉景致。這片佔地60畝、倣上世紀70年代江南鄉村民居建造的“小村落”是農民畫家的創作園區,也是旅遊景區。15座宅院,目前有6戶金山農民畫家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民畫畫家。金山農民畫家陳惠芳每天會在丹青4號工作室內作畫賣畫。120平方米的宅子外有一個偌大的花園,她種了月季、牽牛、常春藤、雞冠花、不知名的紫葉植物……隨後,花花草草也在紙上“生長”。

  金山農民畫家並不是集中在一處,而是分佈在金山各處。驅車50公里,來到金山嘴漁村,這裡瀕臨杭州灣畔,海浪輕拍,水鳥低掠,除了引來城市遊客,不少農民畫家也鍾情在此創作。陸永忠此處的畫室已有5年光景。

  金山農民畫早已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其源於“文革”,受到陜西省戶縣農民畫創作的啟發,起初用於宣傳展覽。上海美專畢業的吳彤章是金山農民畫院第一任院長,金山農民畫的發掘者和開拓者。1972年,他從部隊轉業到金山文化館,負責群眾美術。他找來當地能織善繡的婦女,鼓勵她們將紙當布、以筆為針,把顏色當成絲線,像繡花一樣,將生活和情感遷移到紙上。在吳彤章看來,金山農民畫不著意追求視覺上的逼真,舍技巧重精神,色彩明快強烈,追求裝飾效果。

  畫作不斷創新

  帶著泥土芬芳的金山農民畫正不斷突破自我,也在豐富城市人的文化世界。

  由金山區文廣局與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主辦的《上海風貌保護道路文化之旅——街巷·彩韻》將於下月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開展,30余名金山農民畫家已在6月底完成采風,部分畫作陸續出爐。參與者之一金山農民畫家王阿妮正創作一幅關於建國西路的作品,“金山農民畫代表著傳統風格,與這些充滿懷舊感的老馬路有一些共鳴。我打算借鑒工筆畫風格,用豐富的細節展現洋房的優雅”。金山區文廣局局長陸引娟認為,城市主題創作將不斷擴大金山農民畫的繪畫題材。

  陸永忠將創作的眼光投射于海外。近年來,他的足跡遍佈世界,法國的教堂、德國的鄉村、巴基斯坦的少年相繼入畫。他近兩年徒步歐洲“朝聖之路”線路並計劃繪就四卷歐洲風光的金山農民畫。目前,第一幅“法國-西班牙”60米×90釐米長卷已開始裝裱。他認為,這也是讓全世界認識金山農民畫的契機,“畫要走出去”。

  除了題材不局限于農村主題,如繡花、紡織、剪紙、捕魚、賣豬、打谷等;作畫材料也在變化,傳統的農民畫採用水粉、毛筆、鉛化紙或宣紙,如今也有人用丙烯、油畫布……陸永忠表示,金山農民畫是抒發對生活的感受,更是時代精神的表達。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説:猶如畫卷的中國農民畫村生態休閒園。郭新洋 攝

  教學日漸多元

  與此同時,金山農民畫的培育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不少金山的中小學都設有金山農民畫課程。楓涇小學的墻壁上挂著孩子們創作的“新二十四孝”等農民畫作品,色彩鮮艷、充滿童趣。楓涇小學美術教師許育梅表示,金山農民畫就是一本教科書,展現了孩子們眼中的“忠孝、善良、和諧、勤儉、誠信、進取”。“比如,如何讓孩子們更深刻地領悟‘孝’?孩子作畫之前便會去研究、思考。”她指出,“今天的傳統節日”“我們的朋友”“印象楓涇”繪畫活動都成了學生們認真觀察生活、創作表達的最好機會。

  在全校鋪開的金山農民畫課程中,課程教學細分年級,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捏橡皮泥、手繪鵝卵石、剪紙都可以成為農民畫的另一種表達方式。這個暑假,金山農民畫夏令營格外受捧。許育梅説:“不少家長對於金山農民畫逐步改觀,他們希望孩子能更多地接觸民間藝術。”

  金山農民畫院院長陳為民介紹,今年底或在人流密集的商場等地開設一個集展示、銷售、互動、交流的多功能型金山農民畫學習空間,“親子是很重要的功能”。他也在思考如何在網上開設農民畫課程,更方便學習與傳播。

  商機不容小覷

  近年來,金山農民畫帶來的商機也不容小覷,與生活緊密連接的衍生品最獲青睞。上海金濱海文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招雪峰舉例,公司自2015年起,“金山生活”品牌的金山農民畫衍生産品每年銷量以10%~20%增長。

  在金山區浩源路289號4樓展廳內,金山農民畫“變成”了手機殼、行李箱、雨傘、拼圖、筆記本、靠枕、茶葉罐……除了中低端日用品,也有高端限量版産品:筆身印有農民畫的英雄牌鋼筆,與朵雲軒聯手的“金山傳説”畫作,手工馬賽克檯燈。“我們還在和其他大牌談合作。”招雪峰透露,目前為止,“金山生活”品牌已設計製作禮品、家居、旅遊紀念品、文化用品等系列農民畫衍生品共108種376個款式,其中42種140個款式已投入生産並銷售,“雖然各地有很多農民畫,但金山農民畫的衍生産品已形成體系”。

  今年,該品牌金山農民畫衍生産品入駐上海中心118層、B2層上海之巔品牌店。而淘寶店、微店的上線使金山農民畫的推廣步伐越走越遠。

  在世界舞臺上它們同樣閃耀,如泰國國家美術館農民畫展、金山農民畫英國倫敦展以及日本愛知、中國上海、意大利米蘭世博會等。7月20日,在香港文化藝術中心,這些極具設計感的衍生品向五湖四海的人們講述22個“金山傳説”。未來,美國、英國、比利時都將設立衍生品售賣點。

  農民畫也在拉動旅遊經濟。楓涇旅遊公司副總經理肖麗發現中國農民畫村與鄰近的楓涇古鎮“互利互惠”,畫村參觀遊覽者逐年遞增,年接待遊客近20萬人次。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圖説:俯瞰金山農民畫村。陶磊 攝

  困惑仍待厘清

  已有40多年曆史的金山農民畫也面臨瓶頸。城鎮化進程讓曾經畫上的農村生活場景漸漸失了蹤影。當農民畫與傳統的民間生活、民風民俗脫節,充滿濃厚鄉土氣息的文化內核正在喪失,“農民畫還是不是農民畫”?金山農民畫院原副院長朱希有些擔心:“從表達鄉村的農民畫到開始展現都市題材,農民畫會不會流於裝飾畫?又如何區別於裝飾畫?”

  此外,源於草根的農民畫便於複製。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盜版猖獗,金山農民畫院與上海版權服務中心簽訂了版權保護協議,為畫家維權提供便利。不過金山農民畫院辦公室主任夏盈發現,近兩年來,有些網店出售的衍生産品堂而皇之地侵權畫作。

  傳承問題也無法掉以輕心。儘管金山農民畫院、學校以及社區在積極開展教學輔導,不過這兩年投身於農民畫創作的年輕人較少。記者採訪發現,70後便算是金山農民畫的小字輩了,80後、90後畫師難覓蹤影。朱希指出,大多數畫家的經濟收入不穩定導致一些年輕人持觀望態度,“他們還是需要更多人的關注”。

  即使傳承與創新之路並不好走,陸引娟仍很堅持,因為金山農民畫具有沉甸甸的歷史性,飽含厚重的大地情懷和獨特的生活情感體驗,是一筆豐厚的文化財富,“它是金山的一張名片,也是上海的鄉土記憶,通過城市化發展傳播鄉間文化或許可以成為一條路徑”。

  導覽·中國農民畫村

  門票:30元

  地址: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朱楓公路8258弄169號

  營業時間:8:00-17:0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