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居民眾籌 緩解小區停車難

2017-08-29 09:29:56|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老舊開放小區停車“一位難求”?眾籌10萬,輪守大門,開除物業……這些居民真有辦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行車如履薄冰,會車戰戰兢兢,倒車屏息凝神,停車大海撈針。我的車技都是在小區裏練出來的”。一位住老舊小區多年的業主略帶戲謔地向記者分享了他的體驗。玩笑的背後,卻藏著一個開放式老小區共性的、且多年未決的難題——車位管理混亂。由此導致的外來車輛大量涌入且隨意停放,增加了小區內行車的難度和擦碰意外的發生概率。難怪小區總是“一位難求”,甚至成了新手的“考試場”,老手的“挑戰賽”。

  不久前,奉賢區南橋鎮三座建於80年代前後的小區幾乎同一時間引爆了“車位矛盾”。原本促狹的空間裏,停滿了外來車輛,業主不得不在周邊的商場、單位和公路上找車位。失去的停車權益究竟能否奪回?居民們想了這些巧妙的辦法。

  眾籌10萬,自主封閉小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居民自治小組現場收自治金

  貝港新村西區, 一座1997年建成的多層住宅小區。用貝港六居居民區書記徐紅的話説,它就像一個被寄養的孩子——小區一共只有兩幢樓,80戶居民、10戶商鋪,業委會、物業公司都與兩條街以外的另一座小區共用,常年“無依無靠”。

  不過,業主的車輛保有量卻不少。在本次居民自發的車位整頓中,登記在冊的達到61輛。“小區僅有一片空地,單單滿足業主停車都有些捉襟見肘,何況還有大量外來車輛。我住在這裡5年,車子一直停在大門外的滬杭公路上”,居民齊先生告訴記者。

  眼看停車位越來越難找,不少居民都按捺不住了。“第一次居民開放大討論就來了將近40戶”,徐紅説。針對停車問題,貝港六居居委會先後組織了三次討論,讓業主充分發揮創意。

  最終,一個“眾籌封閉小區”的設想得到了在場業主的認同和支持。按照每戶1800元的標準眾籌,小區居民均可參與,籌得款項用於對小區車位、綠化的修復改造,並同步安裝道閘、監控,實現小區封閉。此後,進入小區的道閘鑰匙由居民自己持有,可有效阻隔外來車輛。

  討論期間,小區居民還推舉了5名有擔任村居幹部經驗的熱心業主成立“自治小組”,專門負責自治金的收取、保管,以及小區車輛的統計、登記。

  不過,最初幾天小區的眾籌工作仍然進展艱難。“有的居民不相信,單靠我們自治,能解決了這個存在20年的老問題。他們甚至寧可把錢交到居委會手裏,也不敢給自治小組。”小組成員張群連説。不過,眼見小區綠化補種、車位畫線的工作人員入場施工,“找上門來交錢”的居民越來越多。

  截至目前,自願眾籌的居民達到58戶,自治金已超過10萬元。徐紅介紹,刨除工程整體費用5.988萬元,自治金的剩餘部分將作為後續的維護基金。改造後的車位使用由居民自主調劑,可基本滿足需求。

  提前開除物業,居民輪守大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小區門口終於有了保安

  與大多數開放式小區不同,貝港六區的“開放”是被迫的。小區在南中路和解放西路上原本有兩處可閉合的大門,可惜長期無人看守,就連一旁的門房間也變成了蒙塵的倉庫。

  貝港六區居住著543戶居民,共有登記車輛260輛。“如果物業管理得以跟上,小區不至於淪為社會車輛的停車場,基本可以滿足業主需要”,居民金先生説。今年6月中旬,貝港六區的業委會、居民代表找到了物業公司,提出希望雇傭保安,控制外來車輛,保障業主安全。不料,物業公司卻以“成本過高”為由拒絕了,甚至提出讓居民“另請高明”。

  這一句“激將”的話迅速在小區裏傳開了,“撤換物業”的呼聲越來越高。居委會迅速向小區居民發放了徵詢意見,最終99.6%的居民同意更換物業,甚至願意以增加物業管理費為條件。一週內,貝港六區革了物業公司的命,並甄選出新的物業,對方同意進駐後對小區實現封閉,並全面整改原本已雜草叢生的綠化帶,辟設新的停車位。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小區內正在增辟停車位

  6月25日,住在小區687號的譚先生向新成立的“貝港四居委會六區”微信群推送了第一條群消息,告知大家“新物業公司兩周後到崗”。沒想到,第二天一早,群裏的居民竟陸續出現在小區的北門口值守。“新物業到來前,小區處在真空期。如果我們再不動起來,誰來保障業主的安全和利益?”居民劉大姐告訴記者。

  為了阻隔外來車輛,小區居民從早上4點起,到晚上11點,輪流分組看守小區門,對進出車輛進行詢問、登記。時值酷暑,前方站崗的居民盡職盡責,後方的保障力量也不甘示弱。“白天上班的居民就委託家裏的老人給值守大門的居民送飯、送水,甚至拿來蚊香、西瓜。放暑假的孩子也跑來幫著幹些車輛登記的工作。”

  兩周時間裏,居民不僅摸清了小區內絕大多數車輛信息,還擋住了不少外來車輛。“到後期,外來車越來越少,知道貝港六區要進行封閉改造的人越來越多。”參與自治的居民也從十來個漸漸增加到50多個,小區的微信群從44人擴展到191人。“以前不熟悉的鄰居,現在大部分都認識。還常常在群裏交流關於小區的各種情況,” 金先生説。

  目前,新的物業公司已全面接管小區,門衛室裏那架電風扇又重新轉了起來。

  12條衚同,鬧市區裏辟出的共享空間

  地處南橋鎮老城中心的金葉小區,是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老房子。旁邊既有菜市場、醫院、公司、單位,又與熱鬧的人民路、立新路兩條商業街相連,周邊商鋪約有400多家。來往的行人都羨慕這裡的居民生活便捷,卻不知道因為停車難,居民與當地的物業公司已較勁多年。

  小區唯一可用於停車的空地是樓與樓之間的12條衚同。不過,因衚同裏開設了商鋪,衚同兩頭又連著商業街,少的可憐的空間時常停著商家的客車,甚至貨車,私設地鎖、放置石塊佔位現象比比皆是,“一位難求”。

  今年3月,金葉小區內一條衚同——立新路18弄試點封閉。通過安裝道閘,衚同裏空出10個停車位,供樓內24戶居民使用。使用者一年繳納1100元租金後,可獲得一個開闔閘門的遙控,便於車輛進出。

  衚同封閉後,18弄不但沒再因車位出現過爭吵,反倒讓多年不打交道的鄰居主動去敲了別人家的門。居民區書記余姍妹告訴記者,因道閘鑰匙只發放給租用車位的居民,外來車輛無法進入,於是給樓裏每一戶居民印製了一本《車主信息聯繫冊》,裏面詳細標注了小區車主的信息。如果有家人朋友開車來需臨時停放,居民可找有車位的鄰居自主協商。此外,周邊公司、單位也納入到衚同車位的管理中,與小區居民錯峰享用車位。

  目前,12個衚同已全部安裝道閘,共辟出車位115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