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AI菜場登陸申城 支付寶掃碼註冊實現刷手和掃碼開門

2018-11-23 11:10:16|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家門口的“AI菜場”來了,不靠“刷臉”而靠“刷手掌”。近日,全球首個人工智能菜場在長寧開業,一度引微信朋友圈“刷屏”。11月22日,記者在長寧區芙蓉江菜場看到,這一“AI菜場”是在菜場區域辟出約80平方米的體驗區,目前仍處於試水階段。“刷手掌”的功能讓不少前來探店的老年消費者倍感新奇,但由於需要手機綁定、反復輸入“掌紋”,對中老年用戶來説還有點難度。據悉,這一AI菜場經過一階段的試水後,將逐步轉型為無人菜場。

  80平米試水“刷手”買菜

  記者注意到,在芙蓉江菜場右手邊所辟出的一個約80平方米的區域,就是被刷屏的“AI菜場”。進門區域標明瞭AI自助體驗使用流程,先要通過支付寶掃碼註冊,開通免密支付的功能,錄入手脈,來實現刷手和掃碼開門,之後可進入AI區域進行購物體驗。記者打開手機,通過支付寶掃碼註冊後,由於掌紋比圖示手掌區域小一圈,在錄入手脈的環節花費較長時間,反復錄入多次後,才實現了“綁定”。

  進入購物區,記者發現,目前這一“AI菜場”看上去更像是一個超市,裏面有零食、水果、飲料,還有部分蔬菜在銷售。這些蔬菜都為預包裝商品,以500克為一份,一盒黃瓜的零售價為3.8元,香菇為6.5元,胡蘿蔔為4.5元,番茄為6.9元,比一旁的菜市場內有人攤位略微便宜一些。除了常規的蔬菜品種外,芋艿、山芋、西葫蘆、水果黃瓜、西蘭花、苦瓜、鐵棍山藥等蔬菜也都有售,價格並不高。

  在最後的結賬環節,將一份土豆擺到儀器上,能夠自動識別其每份3.2元的價格,最後通過支付寶完成支付。工作人員余小姐告訴記者,目前只能通過支付寶支付,但很快能夠實現支付寶和微信兩種線上支付。

  僅早晚高峰客流量較大

  臨近午時,來到“AI菜場”購物的消費者寥寥。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仍處於試水期,每天上午9點至10點、下午4點至5點的時段,為購買的高峰期,而客戶群以中青年消費者為主,老年消費者則因為沒有手機、沒有支付寶或不會使用而常常選擇觀望。在記者採訪間隙,一對年邁的消費者夫婦在店前探望,工作人員反復解釋,他們了解後還是選擇了傳統菜場。此外,人工智能模式,不收取現金,也讓部分老年消費者有些不習慣。

  “AI菜場”研發方深華智橋相關負責人毛謙向記者表示,從標準化到智慧化或是趨勢,而目前的這一“AI菜場”處於試水階段,在現有貨品售罄後,將為菜場注入更多“菜”的元素,以高附加值的進口食品、優質優選扶貧菜、即食凈菜和生鮮等四大品類的菜品進行填充。“相比于指紋、面部等外生物識別,手脈識別技術安全和可靠級別更為安全。”

  由於處於試水期,單日的營業額不算高。毛謙坦言,主要是一種人工智能的嘗試,而房租、人工等成本高企,目前處於投入多收入少的階段。未來,這一AI菜場或將向無人店整體轉型,即在培養消費和支付習慣後,將沒有工作人員現場服務。

  生物識別應用到傳統菜場

  通過卷積神經網絡+深度學習+機器視覺+生物識別等技術,未來可實現智慧採銷,AI菜場可以智慧預測、智慧補貨、智慧下單、智慧入倉、智慧上架。但是,“AI菜場”目前僅在傳統菜場一隅試水,且最終瞄準轉型無人店。那麼,人工智能的哪些功能會與傳統菜場真正結合?

  在“AI菜場”中有一塊形似電視螢幕的生物識別技術,可以識別人的骨骼形體。“老人摔倒能在第一時間識別,菜場有小偷也可以第一時間讀圖來判斷。”毛謙告訴記者,未來這一技術或將於傳統菜場結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