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體驗“非遺”技藝“上海細拓”。記者 蔣迪雯 攝
市民體驗傳統手工藝——面塑。記者 蔣迪雯 攝
最新發佈的一項公共文化服務滿意度測評顯示,2018年,上海市民對各類文化設施知曉率從原先的60%上升到96%,滿意度從89%提升至94%。都説眾口難調,如何讓2400萬市民對公共文化這盤“菜”都滿意?上海做到了,這是上海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改革帶來的紅利。
近年來,從豐富文化産品供應、打通採購渠道、精準對接供需方,到建立完善的大數據反饋機制,上海織就一張細密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一條條完整的公共文化産品“運輸鏈”四通八達,有效的改革為上海構建了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新格局。今天,首屆上海及長三角地區公共文化和旅遊産品與服務採購大會在滬舉辦。作為上海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改革的又一創新舉措,文采會集結長三角優質文化資源,以強化供給促公共文化效能提升。未來,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端”出的公共文化盛宴,將更加豐富多彩。
強引領,提高“文化大餐”覆蓋面
創新,是公共文化服務的基石。持續三個五年的建設,上海建成了全國領先的市、區、街鎮三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及供給體系,全年無休的各級公共文化場館為市民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化大餐。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上海通過“平臺搭建+機制創新+融合發展”,強引領、補短板、重需求、求精準,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和適用性。
2013年3月23日,北京西路新華書店內,凱司令資深技師楊雷雷正在給大家講解蛋糕製作秘訣。與這場“非遺項目跟我學”同時進行的,還有在全市203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和70個文化廣場、公共綠地以及商業中心全面展開的1651場市民文化活動。
也就是從這天起,一個全新的文化節慶——上海市民文化節誕生了。以“百個社區大展示、萬支團隊大競技、社會各方齊參與、千萬市民同享受”為目標,“365天永不落幕”的市民文化節步入了第七個年頭。群文展演、傳統文化競技、非遺傳承,文化節平臺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並重,強化社會主體“舉手機制”,以開放的平臺面向社會徵集項目、活動和資源,使原本的小循環、小活動,在更大範圍內産生社會效應並形成品牌。每年市級賽事和專項活動中,90%的項目都由社會主體舉手主辦。通過知識大賽、詩詞大賽等數十項全民賽事,市民文化節催生、培育了數千支群眾文化團隊,調動市民文化參與的熱情,累計服務人次超過1億。
社會力量參與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補充。上海每年評選百個公共文化建設創新項目,鼓勵創新,不斷培育社會化力量的供給能力,涌現出一批具有示範性、公益性的項目。例如,嘉定區試點探索政企合作模式,運行24小時圖書館延伸服務項目“我嘉書房”,在原有的圖書館網絡體系之外,拓展“小而美”的公共閱讀服務新空間。該項目不僅納入“一卡通”系統,與全市公共圖書館通借通還,還融合了24小時自助圖書室、社區文化空間、市民科創實踐基地、志願者自治基地、公益休閒區域等多元功能。
補短板,激活公共文化“神經末梢”
徐匯區的一個居委活動室內,年過七旬的徐匯越劇團創始人樊亞娟在講解越劇的舞臺造型與手眼身法步;靜安區新福康裏居委活動室裏,老年合唱團在排練曲目《乘著歌聲的翅膀》;崇明區豎新鎮仙橋村,村綜合文化活動室增添了圖書室、志願者服務點,村民“家風家訓”文化展示墻引人駐足。這些公共文化的“神經末梢”,正在被一一激活。“上樓下樓,演出就在家門口。”居民樸實的話語,是獲得感的最佳注解。
在市、區、街鎮的層次式公共文化服務網中,“最後一公里”的文化生活尤為引人注目。經過多次大調研,文化場館輻射範圍有限、遠郊資源薄弱、基層文化配送供不應求、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利用率低等“短板”隨之凸顯。去年年初,“提升4500個標準化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中心)服務功能”被納入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相關部門迅速調整面向基層服務的供給側內容,將各類適合百姓需求的優質資源加速下沉,開發適合居村活動室規模的小型活動,著力聚焦中心城區10分鐘、郊區15分鐘文化圈建設。截至去年10月底,5129個居村點位超額驗收,佔年度計劃數的114%;全年面向居村文化活動室配送各類活動2萬餘場,文藝指導3萬課時,電影5萬餘場,圖書30萬冊,進一步推進本市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
梅隴七村居委工作人員陳雪艷目睹了“家門口文化客廳”的“更新換代”。作為老式傳統社區,住宅樓裏的活動室面積有限,硬體一度無法滿足需求。“徐匯區啟動‘三室藝廳’項目,文化局與街鎮1:1齣資,在居委建成數字電影室、自助圖書室、藝術輔導室與文藝展示廳。”居委通過“點單”,請來雜技表演、曲藝演出,配合自身團隊,一台大型節目便出爐了。
全市16個區,居村的“微更新”如繡花針般精細,基層文化産品供給急人所需。靜安區攜手社會組織打造“灰引力”基層文化服務點,持續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居村公共文化服務;徐匯區率先推出雲端徐匯微社區平臺,組織系列“藝術慕課”,豐富配送內容;金山區、青浦區、崇明區結合鄉村振興,設置村史館、非遺展廳等特色主題室,將文化服務延伸至田間地頭。“一村一品”“一居一品”,因地制宜的居村建設,打造出各有所長的文化景觀。
重需求,四級配送網打通“供應鏈”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海積極構建“體制內主體供給、社會化力量供給、區域化機制供給、新型數字資源供給、基層自我服務供給”五位一體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結構,不斷提升服務效能。其中,市、區、街鎮、居村四級配送網絡的建成,是完善公共文化“供應鏈”的關鍵一環。
在市配送中心,工作人員手邊的項目評審材料,從原先的厚厚一沓到現在的無影無蹤,折射出配送機制從線下面試到網絡申報的變革之路。2016年,上海市公共文化配送中心組建成立,構建起統一的市級內容配送平臺,逐步形成完善的市、區、街鎮三級配送體系,到2018年,已基本實現居村全覆蓋。
三年多來,在加大供給基礎上,上海適當引入市場機制,加大政府購買力度,激發各類社會主體積極性,匯集來自社會的文化創造力和活力,變政府“獨唱”為社會“合唱”。統計顯示,參與2019年配送的社會主體共357家,332家單位及1414項産品通過初審,新主體佔比44%,新産品佔比85%;而2016年,通過資格初審的單位224家,申報産品僅650個。
樹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綜合性演出為主的民營企業,2011年起加入市級配送。“去年市民文化節啟動當天,一天演出場次達16場。”總經理劉凱群感慨,“依託配送,我們逐漸壯大,從最早的魔術雜技發展到如今綜合性演藝輸出。”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也主動申請成為配送主體,將推出“西方經典藝術展”和“傳統文化非遺民俗展”兩個産品。
去年底,市配送中心發起2019年配送項目“集讚”活動,5063個居委專屬二維碼“安裝”在百姓家門口,“落戶”手機雲端,居民可以在感興趣的項目下“點讚”。海量需求數據在市級配送平臺匯聚,形成各區、街鎮需求熱度排行,一幅市民提筆繪製的需求地圖誕生了。以往,公共文化配送由“代言人”點單,供需鏈上存在縫隙;通過“集讚”整合市民個性化需求,並將之轉化為社區共性需求,有效解決了供需精準對接的難題。“平臺以需求側推動供給側改革,帶來了資源供給、産品分類、工作服務方式等多方面的革新。”市配送中心主任朱靜波表示,“通過需求調研、每季度熱度分析、線下供需對接會,配送工作向精準化服務邁進。”
供給側改革還激發了基層“自我造血”功能,目前全市有6000余支群文團隊,活躍在基層文化供給的第一線。金山區退休居民周勤華2010年組建了康馨舞蹈隊,演出受到居民歡迎,於是加入鎮級配送,供村民點單,“每年演出30多場,不但在金山演,還去市裏演”。松江區通過“文化走親”“街鎮互訪”“睦鄰聯誼”等交流模式,由文化能人牽頭,實現社區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奉賢區實行“下行配送,上行輸送”,探索“大家買菜大家端菜”的“百姓文化長街宴”。
求精準,互聯網帶來“最大增量”
近年來,以“互聯網+”為契機,上海推進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改革,為“三低”問題的解決與服務效能提升帶來新的機遇。
所有手機APP中,90後白領黃亦最常打開的是“文化雲”,瀏覽、預約文化活動或者兌換福利票,“我偏愛話劇、舞臺劇以及DIY手工,上面信息很詳細,演出內容、表演者、停車點,都一一介紹清楚”。2016年3月26日,“文化雲”正式上線,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省級區域全覆蓋的公共文化數字化服務平臺。
這一朵“雲”的新型數字文化供給,以“精準”“高效”為關鍵詞。平臺整合匯聚上海16個區的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文化活動中心等公共場館信息,面向市民提供活動預約、場館預定、數字課程、藝術鑒賞等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務。三年過去,線上場館數總計2000余家,其中可預約場館數1200余家,每月為用戶提供1.2萬場文化活動信息,累計註冊用戶數377萬。
“文化雲整合公共文化資源,就像線上的‘文化淘寶’或‘文化超市’。”上海創圖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欣説。公共文化産品及服務及時“上線”,網絡傳輸的“廣而告之”,令活動知曉率極大提升,市民參與率、設施利用率隨之增長。依託雲平臺,嘉定區改變粗糙的考核、管理模式,成效明顯,公共文化場館上座率從之前的50%提高到89.7%,場所設施利用率突破90%。“文化雲的特色是‘兩頭知道’,一頭是百姓打開手機就能知道有哪些文化活動;另一頭政府知道,通過大數據,老百姓喜歡什麼、活動上座率如何、場館使用率如何,都一目了然。”大數據顯示,徐匯淩雲社區85%的服務人群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90%的用戶居住在社區文化中心周圍三公里範圍內;嘉定區60%以上的用戶是30歲至39歲有孩子的年輕家庭。根據用戶需求定制千人千面的文化菜單,公共文化的精準供給不再遙不可及。
當線下市民文化節如火如荼,“雲上市民文化節”也不甘落後。點讚、直播、互動點評,所有文化活動全部開設網絡端口,服務不在場的市民。從“在場”到“在線”,“線上辦節”的吸引力有目共睹。在閔行區,一次群文現場直播,吸引了超過53萬人次的觀看量,閔行區文廣局群文科負責人江莉莉異常欣喜,“受限于場地,以往一個活動最多服務幾百人、幾千人,互聯網直播卻讓觀眾數擴展了百倍、千倍,更多人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
在上海經驗中,互聯網這一“最大變數”,已成為市民為我所用的“最大增量”。(記者 張熠)
原標題:上海公共文化供給側改革激活“神經末梢”,並利用互聯網打造“最大增量”
演出送到“樓下”活動辦到“線上”
首屆上海及長三角公共文化和旅遊産品與服務採購大會在滬舉辦 將集結優質資源以強化供給促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