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用好“雙奧”遺産 發展後奧運經濟
2022-03-17 08:54:48來源:中國體育報編輯:王悅陽

  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精彩閉幕,如何利用好“雙奧”遺産,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

  據悉,從北京冬奧會籌辦之初開始,北京冬奧組委就與各方密切協作,將遺産工作融入籌辦全過程,從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和區域發展7個方面、35個領域創造冬奧遺産,産生了一大批創新性的措施,代表性的人物、團隊,示範性的場館、設施,以及具有影響力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成果。用好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産寶貴財富,將讓北京和張家口乃至中國的發展長期受益。

  “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是北京冬奧會最大的遺産成果。我國冰雪資源分佈不均,冰雪運動曾長期存在競技水準不高、群眾參與面不廣、産業基礎薄弱等問題。而借助北京冬奧會這一歷史機遇,中國以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活動為基礎,大力推動實施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冰雪運動發展之路。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報告顯示,自2015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至2021年10月,中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達3.46億,冰雪運動參與率24.56%,“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從願景變為現實。

  如何用好“雙奧”遺産也成了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來自廣東汕頭的全國人大代表黃貴松認為,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是北京冬奧會寶貴的遺産,勢必在賽後釋放出不可估量的社會、經濟和體育效益。全國政協委員、我國冬奧會首金獲得者楊揚認為,北京冬奧會不僅為世界奉獻了一屆無與倫比的奧運盛會,而且成功實現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宏偉目標,帶動了冰雪産業發展,激發了廣大青少年兒童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因為北京冬奧會而興建的冬奧會比賽場館場地、文化廣場、國際奧林匹克學院、冰雪博物館等設施,未來將持續開放,為群眾提供豐富的冰雪文化供給設施,成為北京冬奧會的一個重要遺産。

  在北京冬奧會賽事總結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嚴家蓉就透露,目前冬奧會各個場館都在積極籌備儘快向公眾開放的方案,不少場館計劃“五一”前就對公眾開放,“冰立方”計劃在4月份開門迎客,讓公眾體驗賽時真實場景,“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場館,不僅屬於運動員,更屬於熱愛運動的每一個人。”

  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的實現,也將推動我們體育鞋服、冰雪裝備製造業的持續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世忠就認為,應該延續“科技冬奧”,産學研聯合攻關冰雪科技研發,加強自主品牌建設和品牌培育,支持冰雪運動裝備産業集群發展。

  “冬奧會推動了冰雪産業的發展,冰雪裝備製造業崛起,從幾乎完全進口轉向自主研發,‘中國智造’‘中國創造’大放異彩。冬奧會後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冰雪裝備研發,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信賴國産冰雪運動裝備,中國冰雪裝備製造業迎來歷史性機遇。”全國政協委員、泰山體育産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卞志良表示。

  北京冬奧會還將推動我國文化産業發展。在冬奧會籌辦過程中,一系列冬奧形象標識、冬奧歌曲、短視頻、影視作品、特許商品等冬奧文化産品紛紛涌現。吉祥物“冰墩墩”的影響力更是一路飆升,成為國家級的文化IP,也是國家文化軟實力強大的映射。

  本報記者 王世讓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