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足球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2022-10-13 10:35:17來源:中國體育報編輯:王悅陽

  “好,繼續。”“動起來!”“注意腳下!”在場邊時刻關注隊員表現、不時大聲提醒的人叫李旦,是陜西留壩中學的女足教練。留壩中學地處秦嶺深處,幾年時間,學校的足球隊從無到有,從有到精,從普通的山區校園足球隊到如今陜西省校園足球聯賽冠軍,孩子們用自己在球場上的表現,讓更多人知道了留壩中學,知道了留壩這座陜南小城。

  不久前,這支留壩女足參加了在蘇州進行的第一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女子U15組全國總決賽),也成為唯一一支闖進全國總決賽的縣級中學球隊。

  打造體教結合的“留壩模式”

  “留壩中學是2014年開始發展校園足球的,無論是上一任校長、現留壩縣體育運動中心主任陳軍,還是現在的校長張素洋,都給予校園足球很大的幫助和支持。”李旦説。從2008年的土質操場作球場、兩塊磚頭作球門,解決場地問題,到通過發球服、足球給有意願參與的學生,招募到第一批隊員,再到2014年開設足球班……留壩校園足球的發展每一步都離不開校長的魄力與當地體教部門的支持。

  李旦是2014年陜西省足協派到留壩的,希望可以提高陜南地區校園足球水準,之前他是陜西省足球隊的教練。紮根在留壩,李旦把一支隊伍從無到有組建起來,從零基礎帶為現在的省冠軍。從專業隊到校園足球隊伍,李旦覺得更多的是教學方式上的轉變。他説:“家長希望孩子可以通過踢足球考上大學,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術得到提高,而我更希望足球可以搭建孩子們走出大山、到更高學府繼續深造的橋梁。”

  留壩中學校長張素洋告訴記者,近年來,留壩縣把發展校園足球作為創辦特色教育、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點工作,全縣各級隊伍在省市各級比賽中屢創佳績,打造出全省“北有志丹、南有留壩”的校園足球名片,形成了體教結合的“留壩模式”,取得了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階段性成果,也為宣傳留壩、帶動特色旅遊發展增添了新的亮點。

  張素洋介紹,留壩中學從2014年秋季學期開始開設足球特色班,目前從初一到高三6個年級均擁有足球特色班,這些班級從全縣及全市更廣的範圍內選拔適齡隊員,按照專業要求進行系統訓練培養,同時在班級建設、文化課學習、後勤生活等方面盡學校之力予以支持保障。這些特色班級把建設團結、友愛、拼搏、進取的良好風氣作為目標;把為家庭、社會培養有責任感、有愛心、有能力的陽光少年作為主要任務;把開闊學生視野、拓寬學生成長道路、奠定學生終生受用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作為終極教育本質去奮鬥。許多原本學習基礎薄弱的同學通過足球這一技之長有了進入高等院校繼續深造的機會。

  留壩中學不僅發展校園足球,近年來還先後成功承辦了省、市中小學校園足球聯賽和錦標賽,先後榮獲“全國先進群眾體育單位”“全省首批校園足球布點校”和“陜西省女足精英人才後備基地”等榮譽稱號。多名學生入選國家男、女青年隊,這在西北都很少見,40余名學生入選陜西省青少年各級梯隊。2019年,西安體育學院與他們建立了足球工作專家站,為留壩縣足球運動員科學訓練、高考備考作出突出貢獻。

  招生形成良性循環

  發展校園足球,困難不少。李旦説:“2014年留壩中學在組建足球隊之初,因為地處山區,當時很多小孩、家長其實都不了解足球,所以出現了生源少、招生難的問題。後來通過一年多的時間,我們組建隊伍、訓練比賽,慢慢才讓他們了解這項運動,也得到家長的認可,現在發展得越來越好。”

  一開始的招生困難,在李旦看來,更多源自家長對孩子學習成績的擔憂。“很多家長不僅對足球不了解,還認為踢球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後來看到足球班的孩子可以做到學訓平衡、考取大學,就比較支持孩子踢足球了。我在留壩待了近九年時間,看著第一批學生從初一到高三,我陪伴了他們中學六年的時光,現在他們都上了大學,有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西北大學、同濟大學,考得都不錯,事實擺在那裏,踢足球也得到更多家長的認可。”

  不僅是家長,文化課也一直是留壩中學足球隊的關注點,學校、教練和學生都非常重視。李旦説:“其實孩子們無非就兩條路,一條是向上輸送到省隊,一條是通過單招或高水準考上理想的大學。但無論如何,文化課都是重中之重,都是不能放鬆的。”

  留壩中學在足球班的設置上也作了充分考慮。李旦説:“我們主要訓練時間在下午放學以後,如果足球隊的孩子分散在平行班,每個班都有不同安排,下課時間也不同,會一定程度影響隊員的訓練時間和訓練節奏。所以當時校長就考慮給我們組建一個足球班,讓教學和訓練都有保障。”不僅如此,學校還將優秀的師資力量向足球班傾斜,如果隊員沒有達到及格線,還會暫停訓練和比賽,把文化課補上再跟隊訓練。

  在李旦看來,足球還幫助隊員開拓了眼界。他説:“我們的孩子普遍性格比較內向,前幾年每年我們都會到外省參加全國比賽,很多足球隊的孩子在參賽之前都沒有出過省甚至沒有出過市,現在因為足球,他們去過很多地方,不僅身體素質和足球技術有所提高,待人接物和溝通能力也在增強,‘膽子’越來越大。”

  如今招生早已不是留壩校園足球的難題。“現在很多家長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我們這兒,不僅是留壩當地,還有很多外市、外省的家長來諮詢,選材空間很大,可以擇優錄取,也算是招生‘逆襲’,形成良性循環。”

  本報記者 顧 寧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