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2月5日電(記者 邢蕊)4日上午,隨著清脆的下課鈴聲響起,重慶市萬盛經開區中盛小學的孩子們如同百鳥迎春般一樣“飛出”教室,來到操場,在老師和班幹部的組織下迅速排成整齊隊列。時長四十分鐘的大課間活動,孩子們除了跑步、做廣播體操外,還在音樂節奏聲中跳起了自編操“獅舞”,站在第一排的同學紛紛舉起手中製作精巧的獅頭,整個操場頓時“群獅起舞”、一片歡騰。
據了解,“後壩獅舞”是萬盛經開區萬東鎮一項傳統民俗活動,不僅歷史悠久、深受群眾喜愛,而且深蘊教育價值和文化價值。同時,“後壩獅舞”還是重慶市非遺項目。“我們‘後壩獅舞’傳統由來已久,我想著為何不將這一非遺文化引入校園,把‘雄獅精神’傳遞給學生。”中盛小學黨委書記猶慧這樣説道。
通過外聘舞獅教練並簡化動作,中盛小學將最初僅有二十四人參與的興趣活動推廣到全校,將之打造成大課間的特色項目,也實現了猶慧所説的:“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雄獅的威武。”
將“獅舞”引入課間操,不僅豐富、創新了課間活動內容,提高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同時也保護和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儘管動作看似簡單,但一隻只威武而不失可愛的“小獅子”跳躍翻騰,釋放的不僅是孩子們的天性,也為他們注入了昂揚向上的精氣神,促進了學生健康發展。
豐富多彩的大課間只是中盛小學“體教融合”的成果之一。據猶慧介紹,近年來,學校不斷豐富運動項目和校園體育活動,著力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和運動技能。在開足開齊體育課、課間操外,學校還開設了陽光體育運動和社團活動等,保證學生每天有不少於1.5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課後服務時間段,學校還組建了舞獅、田徑、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繩操等多個體育社團活動,不僅凸顯體育教育特色,也可以幫助學生發現自身體育特長,發展專項運動能力,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基礎。
走在校園裏,記者幾乎看不到“小胖墩”和“豆芽菜”。猶慧表示,近年來,學校近視率也有所下降。在她看來,體育運動不僅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也十分有益。“體育運動最能展現孩子們的意志力,磨練他們的身心,還能培養孩子們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在學科融合的大背景下,中盛小學未來也將探索如何將體育運動與其它學科相結合。“做到多學科融合聯動,這樣才能發揮出體育的更大意義。”猶慧這樣説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