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久久為功 看到希望
新華社記者岳東興 公兵 肖世堯
本月,第二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簡稱“中青賽”)各項賽事順利完成。這項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足協主辦的賽事,正朝著覆蓋面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競技水準最高、社會影響力最大的目標靠近,打通了體育界、教育界以及社會層面參賽隊之間的壁壘。
從3月開賽到12月落幕,本屆中青賽共設18個年齡段,從小學男女子組U8開始,到男子U19和女子U18及女乙聯賽。第二屆中青賽共進行2101場比賽(初中年齡段及以上全國總決賽),較第一屆增長45.6%。全國賽事階段共有484支參賽隊、10584名球員,球隊和球員數均有增長。
“中青賽面向全體青少年,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參加比賽和展示自己的機會,”中青賽賽事辦公室主任、中國足協主席宋凱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我國足球事業發展也是不平衡不充分的,還需要久久為功,但一年看著比一年更好,踢球的孩子們一年比一年多,這就是希望。”
聯賽體系正在夯實 港澳球隊首次參與
中青賽的舉辦,為球員提供了成長平臺,也體現了主辦方希望推動全國各地青少年賽事體系建設,從而普及人口和培養精英的深層次考慮。
以國際足聯、歐足聯舉辦青少年階段的世界盃、歐錦賽為例,主要目的是激勵各國和地區會員協會在適齡球員年齡段,形成穩定的聯賽架構,暢通從人口普及到精英培養的上升通道,使後備力量源源不斷,球星和強隊代代傳承。
與之相似的是,中青賽如想實現可持續發展,也需地方賽事體系構建完善,因為人才根基在地方。而為了登上中青賽這個舞臺,一些年齡段的參賽隊先要通過地方預選賽考驗。兩大賽事體系“掛鉤”,正是主辦方希望看到的。
據介紹,本屆中青賽共有24個地方賽事辦公室組織了小學年齡段賽事;共有30個地方賽事辦公室組織了初中年齡段U13組預選賽,共280支參賽球隊,參賽球員5816人……重慶、上海等地都已進行多輪次、長週期的地方聯賽,取得良好效果。
主辦方則在男子U13和U15全國總決賽名額分配上,考慮將把標準從“地方賽事有沒有”向“地方賽事好不好”轉化,希望通過政策引導地方在初中年齡段設置週期長、賽制穩定的主客場賽事,緩解“12歲退役”現象,讓更多青少年在中學有球可踢。
隨著參賽規模擴大,港澳球隊今年首次參與賽事。香港東方足球俱樂部U13和澳門U15代表隊分別在瀋陽和平賽區、河北香河賽區參加全國總決賽,與內地球員同場競技,切磋技藝,增進友誼。
暢通人才成長通道 關注“12歲退役”現象
中青賽一項宗旨是打通體、教、社會之間的壁壘。那麼,職業俱樂部梯隊及體校專業隊、校園足球隊、社會培訓機構球隊之間,同場競技時,有怎樣的特點和趨勢?好苗子能否在三者間順勢發展?
記者從中青賽賽事辦公室了解到,主辦方今年通過對各年齡段參賽類別統計後發現,在男子U13年齡段,12強球隊只有3支職業俱樂部,佔12強的25%,學校、青訓機構、體校等佔比達75%。男子U15年齡段,12強球隊僅有2支學校代表隊,俱樂部佔比達75%,而男子U17年齡段16強俱樂部和學校的佔比約為一半一半。
分析來看,在U13年齡段,由八人制轉至十一人制比賽,學校和社會青訓機構競爭力強,職業俱樂部沒體現明顯競爭力。但到了初二初三,受升學考試、訓練時間等影響,學校球隊競爭力明顯下降。到高中年齡段,隨著青少年身體發育和對足球運動理解認識加深,部分聘請高水準教練員的學校代表隊展現出不錯的競技水準,職業俱樂部在高中年齡段沒有把學校隊伍甩開。這反映出體教融合、堅持文化教育和專業訓練並重的積極成效。
“我們也思考,如果初二、初三年齡段,學校球員也能有高水準的訓練和比賽,是否能夠在15歲時有更多可以選擇的優秀青少年人才?這也是下一步值得去研究和梳理的問題。” 中青賽賽事辦公室執行秘書喬岱虎説。
中青賽平臺搭建後,球員可以展現天賦和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從足協到俱樂部、校園、青訓機構,都在通過賽事發現和選拔優秀人才,不斷建立和完善人才庫。一些球隊的亮眼成績也引來關注。比如,第一屆中青賽女子U17組冠軍濟南歷城二中女足獲得2023年世界中學生足球錦標賽冠軍。以中青賽U15組冠亞軍為班底組建的國字號集訓隊在2023年9月的東亞杯青少年錦標賽中獲得冠軍。
球員培養方面,在校園足球與職業俱樂部梯隊間建立起平臺和通道,讓好苗子能夠進入梯隊接受更專業的訓練和提升,是一個發展思路。比如,雙方可以通過設立定期選秀平臺等,合作共建訓練營和青訓中心,使俱樂部球探、教練員能發現和願意培養在校園足球中表現優秀的孩子。
主辦方也希望通過賽事杠桿促進體教融合。中青賽賽事辦公室執行副主任、中國足協副主席兼秘書長袁永清表示:“我們希望俱樂部和學校加強合作,前者提供更專業的教練資源,後者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讓青少年能在成長中文化教育和專業訓練並重,這是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目標。”重慶青訓八中、大連理工附中龍捲風隊等都是不錯的案例,俱樂部、協會為學校提供高水準教練資源,學校為孩子們提供教育保障,促進全面發展。
談到困擾中國足球發展的“12歲退役”現象,他説,這需要教育、體育部門和足協進行系統性解決,通過制度設計打消球員、家長的後顧之憂。“我們希望能通過中青賽長期、穩定、可持續的舉辦,不斷夯實青少年足球文化,不斷獲得社會認可,尤其是球員和家長的認可,能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足球運動,那便會有更多孩子能在初中繼續足球生涯,甚至向高中和大學延伸。這樣的金字塔型人才結構值得期待。”
保持熱愛 更新理念 共籌資金
兩屆賽事舉辦以來,比賽品質逐步提升。但在球迷們更關注的成年國家隊裏,怕逼搶、節奏慢、“無效回傳+開大腳”等技術頑疾,依然存在。因此,球員們在青少年階段學會識別戰術場景和理解比賽原則很重要,有助於在未來更高強度對抗下做出正確決策。
在中青賽,一些青訓教練也在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問題。比如,不少球隊堅持從後場組織進攻,嘗試保持控球權,注重快節奏轉換(山東泰山、鄭州九中等),而這些球隊成績也都不錯。
主辦方則通過教練員座談會、青訓大綱宣講、調查問卷等形式,向教練們傳遞中國足球的青訓理念,比如球員培養的“五環”模型(技術、戰術、身體、心智和社交能力),青少年比賽、訓練和執教理念等。不少教練員通過賽事期間的知識傳遞,對球員培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我們希望每名青訓教練員都能意識到,他們肩負的責任不僅是帶領孩子們在十幾歲贏下某一場比賽,或拿到某一個比賽冠軍——而在於幫助這些孩子保持對足球的熱愛,在未來也能借助今天學到的東西不斷前進,”中國足協A級教練員培訓班主講師戴振澎説。
隨著辦賽經驗積累,主辦方也看到不足和問題。比如,地方賽事辦公室工作合力還不夠,普遍反映成員單位間溝通不順暢、配合度較低;適用於青少年賽事組織的時間不充裕,教育和體育部門以及足協各自舉辦的賽事較多,需要拿成績的隊伍,在不同賽事間“換馬甲”參賽;地方賽事參賽球隊少、參與積極性低;經費支持不足,缺少場地租賃、醫療安保等專項經費支持,難建立長期、穩定、多層級的週末主客場聯賽體系等。
展望第三屆賽事,主辦方表示,將通過凝聚共識、完善溝通機制,統籌各項賽事安排,加強裁判員培訓、規範教練員行為,打造品牌等措施,逐步解決影響賽事運行的困難。
據了解,賽事經費主要由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資助和中國足協自籌等兩部分組成。下一步,主辦方希望在政府和市場兩條路進一步探索。比如,教育部門、體育部門、足球協會共同籌措賽事經費,對各自系統參賽隊、辦賽單位提供一定的財政引導資金,確保地方賽事體系建設持續推進。此外,三方也需借助各自優勢,不斷擴大賽事關注度和影響力,吸引市場加入賽事活動,分擔資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