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數學老師和他的排球少年
2024-01-23 08:42:43來源:中國體育報編輯:王悅陽

  十七年裏,一群留守兒童在超等蒙古族鄉學校遇見一位執著的數學老師,成就了一段關於守望與成長、純粹與平凡的鄉村排球故事。

  超等蒙古族鄉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面積不如臨鄉的一個村大,沒有企業,鄉民大多外出務工。超等蒙古族鄉學校是鄉里唯一一所學校,學校裏的留守兒童佔了半數以上。2006年,高大義來到這所學校,既當數學老師,也是班主任。紮根村校,他為學生傾注了大量心血,“留守兒童最缺的不是錢、不是愛,是懂得、是陪伴。”以心交心,高大義決定用自己熱愛的排球為這些孩子搭建一個溫暖的“家”。

  “大坑球場”見證熱愛

  高大義的微信頭像是一張泛黃的扣球照片,記錄了自己大學時期酷愛排球的模樣。從大慶師範學院畢業後,高大義成為一名教師,在教著數學的同時也心繫操場。2009年開始,他帶著班級學生打起了排球,隨著全校參與人數越來越多,每天晚課前的1小時成了固定的排球訓練時間。後來,高大義又兼任了體育教師,把排球帶進了課堂。“排球真正把大家凝聚在了一起,現在不讓他們打球都不行。”年復一年,他把熱愛幹成了事業,迎來送往四屆學生。

  今年1月,記者來到鄉里的時候,學校已經放假,不少大學生也已返鄉。高老師一吆喝,隊伍立刻組建起來,相約“大坑球場”比一場。大坑隱藏在離學校不遠處的一片白楊林中,排球隊主攻手邢飛説:“鄉里沒有排球場,不在學校的時候我們經常隨便找個空地,畫條線就能玩得特別開心。”為了方便學生離校期間打球,高大義找了不少場地,有次還在空廠房開練,結果球飛得到處都是,效果不盡如人意。後來,邢飛發現了這裡,高大義立刻帶著幾個孩子在大坑裏鏟出一塊平地,又拉來學校廢棄的球網,一個屬於排球少年的“秘密基地”誕生,寒來暑往,笑聲琅琅。

  排球讓我們閃耀

  “從前冬天在室外打球的感覺又回來了。”馮立博站在大坑裏開心地説。他是鄉里第一個靠排球走出去的孩子,現就讀于吉林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國家一級運動員。在他看來,自己在接觸排球之前很調皮,沒有人生目標。“高老師從來沒有放棄過我這樣的學生,一直在為我們找尋出路。在他的幫助下,我去了臨縣一所高中繼續走排球路。這一路挺難,是他的鼓勵和陪伴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馮立博説,大學畢業後他也想當教練,把超等蒙古族鄉學校的排球故事傳承下去。高大義始終覺得,鄉村教育不必要求人人都是優生、都得考好大學,而是要讓孩子找尋並成為真正的自己。

  不久前,在校長張默然的支持下,高大義帶領12名隊員代表大慶參加了黑龍江省中學生排球錦標賽。他們是唯一一支鄉村球隊,身上的隊服來自熱心網友的捐贈。“孩子們第一次參加這種級別的比賽,有人緊張得忘記帶運動鞋。”高大義説,“這是孩子們第一次走進排球館,平時土場地打習慣了,才發現鞋子在館裏不抓地。而且不光是他們,我在現場連專業位次表也不會填。”最終,隊伍克服了重重困難,比賽狀態一場好過一場,奇跡般地獲得了第五名。競技體育成績對他們來説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在超等蒙古族鄉學校,排球是陪伴成長的“好夥伴”,更是一份精神寄託。

  美好收穫陪伴終身

  這些年,高大義始終堅持五育並舉,把教育的多元功能融入排球教學過程。他説:“希望排球帶給孩子們的積極影響能夠伴隨終身。”

  許多孩子離開超等鄉去縣裏上高中以後,失去了打排球的時間和氛圍,但他們心裏一直惦記著排球。何汝達就是其中之一,上大學後,他第一時間申請加入學院排球隊,重燃心底的熱愛。“我是高老師教的第一批學生,排球已經融入我的血液,我會一直堅持下去。”“領躍排球”為超等蒙古族鄉學校贊助的排球服何汝達已經穿了6年,衣服破損後他主動聯繫贊助商,心滿意足地買到了同款。他説:“就穿這件打球最舒服。”

  2023年12月,奧運冠軍、前中國女排隊員惠若琪和惠基金公益團隊發起的“百城百場”計劃通過熱心網友留言關注到了高大義的故事。為進一步了解學校排球的發展和需求,他們來到超等蒙古族鄉。零下30攝氏度左右的氣溫,惠若琪和孩子們在“秘密基地”打了一場熱血排球,這場球讓她回憶起自己剛接觸排球的時候,“打球不一定要條件好,沒有條件自己創造條件也要打,那是真快樂。”惠若琪説:“身體強健是青少年未來奮鬥的根基,立德樹人是體育教育的重要使命。高老師的排球教育理念影響並改變了這些孩子,讓他們在運動過程中強健體魄、充實內心、堅定信仰,我想這就是排球教育、體育教育的意義。”

  如今,超等蒙古族鄉學校的排球氛圍愈加濃厚,共培養了600多名會打排球的孩子,其中有5名國家一級運動員和5名國家二級運動員,能上場打比賽的在校生就有200多人。高大義説,女排精神和女排運動員的拼搏故事一直影響著他和孩子們,而惠若琪則認為,他們的故事也是女排精神的真實寫照。今年開春,惠基金公益團隊計劃為超等蒙古族鄉學校建設嶄新的排球場,並將持續幫助他們提高訓練水準,提供機會讓高老師和孩子們站在更多更大的舞臺上以球會友、共同綻放。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