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頻道  >  正文

E-LAVIDA朗逸純電 不讓綠色出行存有隱患

2019-08-29 11:39:28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韋威 | 責編:韓東林

  國際在線汽車頻道消息(吳克明):上汽大眾e-Lavida朗逸純電已于8月23日正式上市,新車僅推出1款車型,其官方指導價為14.89萬元。朗逸自2008年上市以來,一直是國內A級轎車市場中的重要産品,朗逸作為上汽大眾專為中國市場所打造的車型,在去年已經成功完成換代,憑藉全方位的産品升級,如今的朗逸已經開啟了A+級轎車市場這一新領域。e-Lavida朗逸純電作為全新一代朗逸的衍生版車型,秉承著全新一代朗逸諸多優點及産品優勢,e-Lavida朗逸純的出現預示著上汽大眾將在新能源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汽車頻道【焦點輪播圖+獨家】E-LAVIDA朗逸純電 不讓綠色出行存有隱患

e-Lavida朗逸純電

  朗逸純電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

  朗逸自上市以來,從優秀的乘坐空間、德係的架勢品質及超乎預料的舒適性與耐用性等方面,一直備受消費者好評,同時也穩坐緊湊級轎車銷量榜首的位置。此次上汽大眾推出e-Lavida朗逸純電,不僅豐富了自己的産品線,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還不難看出,上汽大眾想借助朗逸龐大的群眾基礎,來開闢新能源轎車這一細分市場的決心。

汽車頻道【焦點輪播圖+獨家】E-LAVIDA朗逸純電 不讓綠色出行存有隱患

e-Lavida朗逸純電

  相比于造車“新勢力”來説,像上汽大眾這樣的傳統主機廠在面對新技術的時候總是更加保守。雖然技術儲備更加雄厚,産品線更為豐富,但是依然顯得謹慎很多,這也是為什麼上汽大眾在進入2019年後才開始佈局緊湊級新能源轎車領域的原因之一。

  冗余的防護系統 讓純電動車型更安全

  e-Lavida朗逸純電是上汽大眾基於大眾集團最新MQB平臺,與德國共同研發的首款純電動車型,不僅在空間方面達到了官方宣傳的零損失,在整車重量分佈上也達到了50:50的重量分佈。這些優勢自然不用多説,消費者選購新能源車型最看重的其實是安全,近段時間裏,全球範圍內發生了多起純電動汽車自燃事件,純電動産品的安全性受到了眾多業內外人事的質疑,使得消費者對於純電動汽車安全問題格外關注。很多想要購買純電動汽車的消費者都在觀望,很多已是純電動汽車的車主則在思考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汽車頻道【焦點輪播圖+獨家】E-LAVIDA朗逸純電 不讓綠色出行存有隱患

朗逸純電達到了50:50的重量分佈

  而上汽大眾也意識到了消費者對於安全性的顧慮,朗逸純電的動力系統採用了由寧德時代製造,帶防爆閥設計、電池短路保護裝置、強化鋁殼體及殼體絕緣膜設計的4重安全防護電芯。在滿足國標44項檢測要求的基礎上,朗逸純電在電池安全方面執行更為嚴苛的德係高等級安全標準,電池系統通過了針刺、火燒、碰撞、浸入式溫度衝擊、嚴苛的鹽霧測試等169項極限安全測試,充分驗證了電池的可靠性。

汽車頻道【焦點輪播圖+獨家】E-LAVIDA朗逸純電 不讓綠色出行存有隱患

寧德時代製造的三元鋰電池

  朗逸純電其搭載的電控安全系統,可實時監測電池使用情況,有效避免過充、過放等異常情況,實現溫度異常保護,保證電池及車輛安全。同時朗逸純還具有智慧碰撞安全守護系統,通過雙重回路冗余設計、碰撞智慧識別及斷電、碰撞預警處置等功能,在車輛發生碰撞情況下確保電池系統及駕乘人員的人身安全。

汽車頻道【焦點輪播圖+獨家】E-LAVIDA朗逸純電 不讓綠色出行存有隱患

朗逸純電搭載的電控安全系統

  電磁輻射不可忽視 NVH再做提升

  對於電磁輻射,上汽大眾也做了全面的考慮與防護,採用了特殊防輻射工藝及材質,整車的電磁輻射經過上汽大眾嚴格的測試,這一點是許多“新勢力”造車或其他品牌所忽略的。為了保證靜謐的純電駕駛感受,朗逸純電的NVH全面進行優化,以全車45處靜音降噪措施及9處後部噪音包設計,將有效降低車內電流低頻的困擾。

汽車頻道【焦點輪播圖+獨家】E-LAVIDA朗逸純電 不讓綠色出行存有隱患

朗逸純電靜謐的內飾空間

  雖然綜合續航里程僅有278km,在當下的新能源車領域看似無法打動消費者,在278km續航的背後有著上汽大眾提供的強大服務項目作為保證,其每年12次的上門取送車及代充電服務、無限次免費非事故道路救援服務以及每年免費租車12次服務等,這些貼心的服務都能夠讓選購新能源車型的消費者多一份保障。

汽車頻道【焦點輪播圖+獨家】E-LAVIDA朗逸純電 不讓綠色出行存有隱患

e-Lavida朗逸純電

  寫在最後:

  上汽大眾汽車在國內市場擁有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及龐大的群眾基礎,e-Lavida朗逸純電作為Lavida家族的最新成員,在保證了高品質的同時讓出行更加清潔,在為消費者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時,更加滿足日益多樣化的用車需求。或許e-Lavida朗逸純電的到來,象徵意義的重要性,要大過實際銷量,從而為2020年陸續推出的MEB平臺車型打好前站。(圖片來源:官方供圖)

分享到: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