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建成機器人産業創新中心

2017-08-25 09:17:50|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劉徵宇

  原標題:北京將建成機器人産業創新中心

  北京將建成機器人産業創新中心

  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少年現場競技

  北京將建成機器人産業創新中心

  機器人將在醫療康復領域大顯身手

  北京將建成機器人産業創新中心

  機器人保齡球大賽現場

  作為中國機器人行業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國際性展會,昨天在北京亦莊開幕的世界機器人大會匯聚了全球專家智慧,集結了世界頂尖企業,展示了最新科技成果。

  看機器人打“保齡球”比賽

  集結全世界青少年智慧和創造性的智慧機器人昨天同臺競技,在世界機器人大會的賽場上現場打擂。一大早,從世界各地趕來參與比賽的選手已經進入場館開始準備。在最先拉開比賽大幕的“攻城大師”資格賽上,只見幾平方米的比賽擂臺上,擺放著不同色彩與分值的保齡球,根據規則,小選手們設計的機器人將通過各種辦法將球擲向保齡球,得分多者勝。據該項賽事品牌方Makeblock介紹,目前進入決賽的有80支隊伍。總體來看,比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自動環節,將體現小朋友的編程能力,也就是控制“比賽機器人”;第二個階段是手動環節,需要小朋友通過手柄操作,體現機械結構的科學性。

  參賽的機器人形態各異,但在選手們的操控下,機器人目標精準,可以將球撿起來再拋向保齡球。引得不少觀眾陣陣讚嘆,還有的小觀眾也向身邊的爸爸媽媽要求要學著設計機器人。據了解,本次大賽包含中國無人機公開賽總決賽、BCI腦控機器人大賽、格鬥機器人大賽、青少年設計競賽等4大分項賽事。經過數月的激烈角逐與選拔,各賽事的總決賽將在本次大會精彩上演,900余支來自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參賽隊伍將會在現場展示他們的創意作品與高超技藝。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已進駐多家知名醫院

  在展區中,一組可以幫助醫生完成手術的機器人成為很多觀眾關注的區域。北京青年報記者看到,這些醫用設備可通過裸眼3D鏡頭傳遞三維高清影像,“章魚爪”機械臂通過微創口探進患者腹腔,撥開、旋轉、切割、縫合……手術機器人正成為我國手術治療的重要“幫手”。

  據引進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這套機器人在全國已經銷售了67套,像北京的301、協和、安貞、人民等醫院也已經在使用這套設備。“針對患者病情醫生可以選擇是否使用這套設備,這些機器人就如同醫生的‘第三隻手’,借助它們能使操作更加準確、微創、穩定,療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相關負責人表示。

  北京將建成機器人産業創新中心

  昨天下午,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舉辦首場主旨報告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伯旭在報告中表示,北京聚集了清華大學、中科院等機器人領域重點科研院所近20家,匯聚了170多家機器人創新創業企業,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像“天璣”骨科機器人是中國唯一能夠開展創傷骨科、脊柱外科手術的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開發的空間修復、智慧巡檢等特種機器人處於國內領先水準。

  張伯旭説,高端工業機器人領域重點發展人機協作、真空結晶、物流搬運等機器人。到2020年高端機器人靈活度、精準度和安全性顯著提升,新工藝應用領域超前研發並實施,系統集成能力進一步提高,核心産品在工業智慧化改造應用中的市場份額顯著提高。

  他指出,北京機器人産業發展處於從起步到提速的重要時期,北京研究編制了《北京市機器人産業創新發展路線圖》,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球新興的機器人産業創新中心”的戰略願景,將優先發展工業機器人的集成應用,支持發展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

  其中服務機器人領域重點發展醫療、公共服務、家庭服務機器人。到2020年骨科手術、神經外科等醫療機器人實現較大規模臨床應用,具備自主行走、人機交互功能的公共服務機器人實現示範應用,教育娛樂等家庭服務機器人實現量産。到2025年醫療機器人智慧模組增強並實現廣泛應用,公共服務機器人具備自感知自適應能力,並在商用及公共服務領域規模化應用,家庭服務機器人具備靈活安全作業、自然語言理解的功能,帶動智慧家居産業的發展壯大。

  開發區將培育百家智慧工廠

  特種機器人領域重點發展軍用、空間和消防救援機器人。到2020年軍用機器人、空間在軌服務機器人、救援機器人等一批新産品實現突破、軍民融合機器人實現進展,特種機器人保持國內領先地位。到2025年,空間、智慧、國防等領域涌現一批標誌性創新成果,特種機器人在專用和民用領域實現更大規模應用。

  據介紹,截至目前,開發區機器人企業共100家左右,産業規模約30億元,涉及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及智慧製造研發實驗平臺等重點産業環節。未來,開發區將培育100家智慧工廠,推進一批“高精尖”項目建設,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成立20家以上全球引領的技術創新中心。強化企業主體,國家示範,參與主導編制智慧製造國家評價標準,培育智慧製造示範企業,建設中國製造2025示範區。

  文/本報記者 李佳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