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崗創業基本待遇三年不變

2017-07-06 10:16:00|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李勝蘭

  原標題: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

  離崗創業基本待遇三年不變 

  北京日報訊(記者 袁京)今後,高校、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中擁有創業項目或者科技成果的專業技術人員,可兼職、在職創辦企業或者離崗創業,3年時間內保留相應的人事關係、基本工資和社保待遇。創業期間取得的業績可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依據;而且即便創業不成功,還可以重返原單位。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昨天發佈《關於支持和鼓勵高校、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此舉將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實現“出得去、回得來、用得活、管得好”,助力北京全國科創中心建設,著力打造北京發展新高地。

  據介紹,此次集中出臺的組合式創新創業支持政策,明確了支持和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六種模式”,即兼職、在職創辦企業、在崗創業、到企業挂職、參與項目合作、離崗創業,破除了事業單位人員流動壁壘,暢通了人才進、出事業單位的通道,啟動專業技術人才“共享”新機制。

  具體來説,兼職、在職創辦企業,是指高校、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履行本單位崗位職責、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本人及其所在團隊的科技成果,在業餘時間到與本單位業務領域相近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機構兼職,或是在職創辦企業。

  在崗創業,是指高校、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根據自身工作需要,專門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崗位,讓本單位的科研人員進行應用技術研究、項目開發與技術合作、成果推廣轉化,與企業進行産業化合作等工作。

  到企業挂職、參與項目合作,是指高校、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按照創新創業要求和與本單位業務領域相近企業的需求,與企業合作,建立科技創新及轉化平臺和機制,選派和鼓勵符合條件的專技人員到企業挂職,或參與項目合作。

  離崗創業,是指高校、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專技人員,攜帶科研項目和成果,離崗創辦科技型企業,或是到企業開展創新創業工作。離崗創業期限一般為3年,因特殊需要延長到5年。

  “出臺此項政策,是落實市黨代會精神,堅持首善標準,突破人才體制壁壘,打破對人才的束縛,最終讓人才流動起來,真正實現人才‘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共享模式’。”市人力社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重要提示  

  離崗創業前得單位“點頭兒”

  打定了主意,但“説走,還不能馬上就走”。

  兼職、在職創辦企業及離崗創業人員,還需向單位提出書面申請,由單位統籌安排,經批准,與單位簽訂協議後方可離崗創新創業。

  政策解讀  

  ■哪些人能走出去

  創新創業的人員範圍,是以高校、科研機構為主的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有專業技術職務的領導人員辭去領導職務的,從事科技管理工作、具有科技成果推廣轉化能力的管理人員,都可以離崗創業,充分發揮高校、科研機構人才和科技資源優勢,加快科技創新。

  ■離崗後待遇怎麼算

  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兼職、在職創辦企業、在崗創業等創新創業活動,可以兼職取酬,獲得成果轉化收益。離崗創業人員離崗期間,原單位可保留相應的人事關係、基本工資待遇和社保等相關待遇。

  創業人員創新創業期間取得的業績,可以作為其職稱評審、崗位晉陞、考核獎勵的重要依據,與其他在職人員一樣,在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崗位等級晉陞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人才怎麼雙向流動

  此次政策,既鼓勵人才“走出去”,同時也支持“引進來”,建立科研人才在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社會間的雙向流動機制,促進專業技術人員來去自由。

  比如,高校、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也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設置流動崗位或特設崗位,聘用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家、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海外高水準創新人才到本單位兼職,不受本單位崗位總量和結構比例限制,對此類崗位聘用人員可實行年薪制、項目工資、協議工資等靈活的分配方式。對急需緊缺人才採取“柔性吸引”的方法,為人才的雙向流動暢通渠道。

  ■創業失敗了怎麼辦

  即使創業失敗,專業技術人員也不必擔心。

  此次政策建立托底機制——一旦創業不成功,離崗創業人員還可以選擇返回原單位,仍可按本人的專業技術職務進行相應的崗位聘用,徹底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創業期間,個人自願流動到兼職單位或所創辦企業的,原單位將按規定為專業技術人員辦理解除合同等手續,保障其流動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