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衚同遊 沿著大師的足跡逛衚同
原標題:京劇衚同遊!沿著大師的足跡,逛衚同,説説譚家戲
譚立曾老師在大觀樓前講述電影《定軍山》的故事
青年譚派弟子白智鑫教戲迷觀眾《定軍山》中“上馬”身段
近日,由北京京劇院策劃組織的“逛衚同,譚天説戲”京劇主題活動從百順衚同出發,沿著譚鑫培、譚富英先生曾生活過的地方,聽著譚立曾(譚元壽先生之子)老師、孫霆(中國戲曲大會總冠軍)講述著趣聞軼事,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了解了譚鑫培、譚富英兩位京劇大師的諸多事跡,感悟到了譚氏家族所傳承下來的精神財富,也更加理解了舉辦此次“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譚富英誕辰111週年流派經典精品劇目系列展演”的重要性與歷史性意義。
4個景點,一個個趣味橫生的故事,一段段輝煌的歷史,路人駐足傾聽。
此次活動,有20位京劇愛好者參與其中,一行人以百順衚同的“四大徽班進京浮雕”為起點,落腳于歷史悠久的三慶園戲樓,每一處都富有意義。
走到有著近150年曆史、容納譚氏家族六代人居住的譚鑫培故居時,一位戲迷問道,為何譚派藝術能經久不衰,譚立曾感慨道:“要演好戲,先做好人。曾有人問譚鑫培先生,譚老闆您為何不置辦一些産業?他答道,‘難道我們從事的藝術不是産業嗎?’他認為留財不如留德,讓後代傳承藝術要比留下金錢重要的多。”譚立曾語重心長地表示,譚家150多年獲得的無數榮譽,不是為了譚家自己而是為了京劇。另外,譚老師還透露,今年譚鑫培故居將逐步修繕,日後將成為譚鑫培紀念館供大家參觀。
1905年,第一部中國人自己攝製的電影《定軍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這部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就此宣告了中國電影的誕生。”譚立曾老師介紹説。
沿著大柵欄這條街,譚立曾如數家珍地憶起往事:“據説譚鑫培先生愛溜達,他一走過這條街,店舖的老闆們就都會迎出來。”
隨後,大家來到被譽為“京城七大戲樓”之一的三慶園戲樓,譚立曾老師講述了譚鑫培先生與三慶園的不解之緣。
相聚三慶園,説歷史,談京劇,身體力行去傳承
在三慶園,譚立曾老師與孫霆講述了譚派的藝術特色以及與其他各流派間的關係,解答了為何説“無腔不譚”,為何楊小樓創立的“楊派”中能尋到“譚派”的影子,為何周信芳曾説“我就是譚派”的原因。這一切不光與譚鑫培先生在藝術方面的高超造詣有關,也源於他在為人方面的德行上是令人折服與敬佩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譚鑫培所創立的譚派間接提高了藝人的社會地位。
隨後,孫霆與大家分享了他對此次展演的期待。“這次展演中安排的劇目實在太用心了,每場都值得看,戲好角兒好,前幾場演出票已售罄,沒買到票太遺憾了!”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這次展演活動的題目‘歷史輝煌·今日精彩’,譚家不光有著輝煌的歷史,今天依舊綻放光彩。不論是譚鑫培大師,還是我們北京京劇院的奠基人之一譚富英先生,都是創造光輝歷史的人,譚元壽先生、譚孝曾老師再到譚正岩,都在續寫歷史,呈現今日之精彩。此次展演我們將多方面呈現譚派藝術的魅力,既有經久不衰的經典之作如《定軍山》《陽平關》,也有與時俱進的經過加工修改打磨的傳統老戲如《問樵鬧府·打棍出箱》、《摘纓會》。還安排了‘老中青流派專場’、譚派再傳弟子專場,這也正闡述了一個主題——傳承。全國各地許多京劇名家匯聚於此,紀念一代宗師,給大家帶來更精彩的藝術享受。”北京京劇院市場開發部主任朱甲如是説。
活動最後,青年譚派弟子馬博通為大家演唱了《烏盆記》中的選段,叫好聲在戲樓中回蕩。青年譚派弟子白智鑫帶領觀眾體驗了京劇《定軍山》中極富譚派特色的“上馬”身段,臺上台下的觀眾都學得有模有樣。
常有人説,譚(鑫培)家的歷史,就是一部濃縮的京劇史,也是一部電影史。他們見證著、經歷著京劇藝術的形成、輝煌與發展,説他是梨園行的第一家族,一點不為過。此次展演,將於9月8日至18日在長安大戲院舉行,大家將看到的不只是一場場演出,而是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維度的,濃縮了百年精華的藝術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