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遺跡變身文化地標 46座水泥筒倉照亮廣渠路
昨天傍晚,廣渠路二期郭家場橋旁塞隆文創園裏的46座水泥筒倉亮起綵燈,成為廣渠路沿線一處獨特的夜間景觀。本報記者 鄧偉攝
北京日報訊(記者 王曉飛)昨晚7時,矗立在廣渠路和雙橋東路交界處的塞隆文創園內,46座12米高的水泥筒倉在鐳射投影的映射下,呈現五彩斑斕的顏色,車輛行駛在廣渠路上,數公里外都能清晰看見。今後,如此極具工業特色的夜景,每天晚上都會扮靚這條通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道路。
塞隆文創園前身為原北京勝利建材水泥庫,46座水泥筒倉是有著30多年曆史的工業遺跡。園區運用行業最領先的鐳射投影技術,夜間打亮全部筒倉,並在節假日以及重大活動期間,打出公益性宣傳標語等內容,在廣渠路沿線形成極具工業特色的夜景。
夜間點亮的筒倉群已經成為雙橋的一處文化地標。此外,塞隆文創園內還有火車、鐵軌、站臺等特色景觀,這些都是園區自身極具特色的工業遺址形態和空間資源優勢。
北京塞隆國際文化創意園僅是國家文化産業創新實驗區“騰籠換鳥”,構建“高精尖”産業結構的一個縮影。三年來,國家文化産業創新實驗區通過舊工業廠房改造利用、傳統商業設施升級、有形市場騰退轉型、農村産業用地選擇“高精尖”項目四種方式,新轉型升級了37個特色文化産業園區,建築規模235.44萬平方米,成為現代都市景觀與産業融合發展的重要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