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供暖首次大範圍使用清潔能源
原標題:陜京四線全線通氣,燃氣集團最北端門站投入使用
延慶供暖首次大範圍使用清潔能源
北京日報記者 劉可
延慶接上了市政天然氣。隨著陜京四線工程幹線近日全線貫通,市燃氣集團最北端的接氣門站——延慶門站正式投入使用,讓延慶的2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首次用上了清潔能源,佔到全區供暖面積的27%,整個採暖季將減少燃煤量約5.5萬噸。
從燃煤到天然氣,作為本市最後一個接入市政天然氣的區,延慶人分享了用上清潔能源的喜悅。
燃氣職工:再不用提心吊膽往山裏運氣
早上9點,延慶山區室外溫度只有零下5攝氏度。
離張山營鎮中羊坊村不遠,便是市燃氣集團最北端的接氣門站——延慶門站。巨大的工地裏,粗長的橙色管線和高大的調壓設備佔據了一大塊區域,幾位工作人員手持儀器,仔細檢查天然氣管道連接情況。
11月22日,天然氣進京“大動脈”——陜京四線幹線全線貫通,讓這座門站成為了市政燃氣管網最北端的一個支點。“邊上的空地將會建設成LNG制氣車間,這樣就能現場製造LNG液化天然氣了。”燃氣集團延慶公司總經理楊佔一笑著説。原來,海拔高、山地多的延慶一直沒有管道天然氣,只能採用壓縮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方式供氣,供應能力不足。平均每天需要用三四台大型LNG運輸車輛從城裏運輸再罐裝成液化天然氣,趕上供暖季,每天的運輸車次還得翻上一番,“山高路遠,每天都得提心吊膽,就怕發生意外。”
延慶門站的啟用,結束了延慶無管道天然氣的歷史,全市也實現了天然氣管網“區區通”的目標。從11月30日起,每天有19萬立方米的高壓天然氣沿著管線進入這個門站,再通過降壓等工序轉成低壓管道氣,輸送到供熱企業和千家萬戶,居民也將告別危險的煤氣罐。
農民:“煤改氣”供暖費省了上千元
輕輕一按,廚房裏的壁挂爐發出輕微的燃燒聲,不用多久,暖氣管裏就有了熱乎氣兒。對於家住沈家營鎮下郝莊村的張淑雲來説,“這個冬天再也不用在家裏穿羽絨服了。”
65歲的張淑雲一直在下郝莊村生活。“天天點爐子,哪天不是弄得灰頭土臉?家裏也總是不乾淨,煤灰、煤渣子每天得收拾。一到冬天取暖還總擔心煤氣中毒。”説起以前燒煤的日子,張淑雲滿口抱怨。
今年夏天,村裏來了施工隊,挖地溝、鋪管道,還挨家挨戶安裝了壁挂爐、煤氣灶。11月底,全村人翹首以盼的管道煤氣終於通了,煤氣灶一點就著,“小煤爐”也變成了暖氣片,家裏窗明几淨,煤灰、煤渣不見蹤跡。
用氣採暖,費用幾何?張淑雲算了一筆賬:過去燒煤,一個冬天要四五噸,差不多4000元,用上燃氣後,算上農村“煤改氣”補貼一個採暖季只需要2000元出頭,差不多省了近一半。她還在村裏打聽了一圈,街坊鄰居幾乎每家都能剩下一兩千元。
“煤改氣”除了省錢,還讓農村地區告別冬日的煙霧繚繞。據市燃氣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本市一直加大農村“煤改氣”力度,今年全市共有328個村約13.7萬戶居民用上了天然氣,其中“延慶今年改了36個,明年爭取全部改完。”
鍋爐工:敢買白襯衣上班穿了
延慶康莊是北京的五大風口之一,每到冬天,呼嘯的北風總能讓這裡的氣溫比延慶城區更低。負責為周邊1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服務的北京京燃北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總控室裏,閆承武坐在電腦前,眼睛緊盯著螢幕上的各種參數。
窗外,巨大的煤場空蕩蕩,作為曾經的鏟車司機,閆承武也有些恍惚。沒有了往日的喧囂熱鬧和渣土飛揚,廠房上也沒有了股股濃煙,取而代之的是一絲淡淡的白霧,時有時無。“整個供暖季得燒掉2萬多噸煤,全靠一車一車的運輸、裝卸。過去上班都是灰頭土臉,下了班第一時間就是洗澡。”回憶往昔,閆承武很是感慨。
今年3月底供暖剛結束,一支施工隊進了廠子,把工作了十年的3台燃煤鍋爐拆了,叮叮噹當一個夏天,2台嶄新的燃氣鍋爐接了班。又一個供暖季來臨時,大夥兒發現,廠房乾乾淨淨的,空氣裏不再瀰漫著嗆人的黑煙灰;不用掄著大錘砸煤塊了,每天盯在總控室裏看著電腦“燒鍋爐”;單位也給每人發了兩身淺灰色工作服,代替過去的深色老款,“咱們的工作不再是高污染行業了,我也敢買白襯衣上班穿了。”
據介紹,延慶區27%的集中供暖面積用上市政天然氣,供暖行業將減少燃煤量約5.5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約470噸,煙塵排放量約885噸,氮氧化物排放量也將大幅降低。明年,延慶城區供熱將全部使用清潔能源。
寬大的車間裏,1台燃煤鍋爐停機待拆,2台全新的燃氣鍋爐全力以赴,另一側還有2台電力鍋爐正在安裝,這恰好代表了延慶供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延慶和張北地區正在修建輸電線,明年就能用上更便宜環保的風電,以後延慶供熱將是多元化、清潔化,以風電和燃氣為主,輔以地熱等,全部實現環保。”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