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心目影院”:讓視障人士“看見”電影

2018-01-08 10:37:2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玥

北京“心目影院”:讓視障人士“看見”電影

到心目影院服務的志願者團隊 攝影:盧倩樺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盧倩樺):在北京西城區鼓樓西大街裏有一家特殊的電影院,名字很特別——心目影院。來這裡“看”電影的都是視力有缺陷的殘疾人,您可能會好奇,視障殘疾人怎麼“看”電影呢?

  “畫面上傳來了地球和月球的景象。蔚藍的地球,遠處是金色的新月,畫面非常溫馨……”這家影院,每週六上午放映一場,這是正在為現場觀眾們講解電影《月球》的志願者徐威,這也是他第一次來這裡為視障朋友們講解電影。來這裡“看”電影的視障朋友是靠聽來感受電影的魅力。他是心目電影院眾多志願者中的一員,他在一處不起眼的服務站內,用專業技能和滿腔熱忱來為盲人服務,通過講述電影,讓光和愛照亮盲人朋友們的胸膛。

  盲人朋友謝金映説:“我覺得到這來感覺很溫暖。到這來聽電影,雖然我們看不見,但是聽完後好像自己也看得見一樣。所以我覺得特別好。而且這裡的工作人員很負責,大家一起聊天,我覺得很幸福。為什麼要來啊?因為我們就像回家一樣,回家來看看。”

  30平米的屋子裏,一台電視,一套音響,一部DVD影碟機,再外加幾十把座椅,雖然這裡的設施相當普通,但這裡卻是有里程碑意義的影院。因為這是中國全國第一家盲人電影院,也是北京唯一的一家盲人公益電影院。從2005年創始至2017年底,心目影院累計為盲人講電影708場次,參與志願者6461人次,盲人觀眾19682人次。

北京“心目影院”:讓視障人士“看見”電影

心目影院內陳設了曾經為盲人朋友講述的各類電影 攝影:盧倩樺

  從現場盲人朋友熱烈的掌聲中,我們感受到他們對講解電影的喜愛與熱衷程度。謝金映,今年80歲,他是心目電影院的常客。每週六的上午,他都會準時來到這所四合院內“看”電影。由於“觀眾”缺乏了視覺的衝擊,只能全神貫注地聽志願者講解,跟隨他講解的情節自行想像畫面。因此,這對電影講解員的要求是很高的。

  徐威説:“剛開始接到這個(為盲人朋友講述電影的)任務,我感覺比較緊張。後來回家做了詳細的功課,自己還簡單寫了個腳本,就是看到某個畫面應該用怎樣的語言,精煉而準確地給盲人朋友們傳遞出來。”

  “我覺得今天志願者講得相當不錯,一般人物的心情、表現等方面情節都講得比較細緻,來這看電影讓我了解很多不知道的事情,挺好的。”張華,今年62歲。每週六來心目影院聽電影成了老人生活中的儀式。通過聆聽電影,讓老人從黑暗的世界裏感知世界的絢麗多彩,酸甜苦辣。心目電影院為視障朋友們感知外界與結交朋友提供了一個溫暖的場所。

北京“心目影院”:讓視障人士“看見”電影

心目影院內宣傳欄裏有來自各行各業為盲人朋友將電影的志願者留影和簽名 攝影:盧倩樺

  心目影院的創始人王偉力一直視這份助殘事業為自己的社會責任,並找到了從事殘障服務一線的方向——建設盲人圖書館。他説:“心目影院是社會責任的平臺,每一個人和企業都應該具備社會責任,但是堅持這份社會責任會碰到很多難處,因為助盲工作在人力和物力成本都很高。所以我們在堅持下來過程中發現的確不容易。我覺得對於盲人朋友來講,這些信息補償,使他們能平等地走進社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今後我們不光要把心目影院做得更完善,更標準化,更社會化,我們也要把盲人的語音圖書錄製工作做好。為盲人朋友提供更多的資訊,讓他們像明眼人一樣可以信手拈來地獲取信息。”

北京“心目影院”:讓視障人士“看見”電影

心目影院坐落在北京西城區鼓樓西大街的一座四合院內 攝影:盧倩樺

  在中國有大量的像王偉力一樣的志願服務者,用不同的方式在踐行同樣的理念,用自己的奉獻和付出換來他人的方便與喜悅,這是一股社會清流,讓道德文明的力量推動社會進步。

  “我想這就是影片給大家帶來的啟示。謝謝大家!”“講得特別細,講得特別好!”溫暖人心最美好的方式,就是讓人感受前所未有的體驗。“心目影院”就是這樣一處美好的存在。對於盲人來説,沒有什麼能比感受到這個鮮活、生動、豐富多彩的世界更激動人心。“心目影院”也許不是在中國堅持時間最長,也不是最有創意的志願服務項目,但至少對盲人來説,這裡是他們與世界聯通的驛站,是停放心靈的港灣,是感受到愛的溫暖的田園。

北京“心目影院”:讓視障人士“看見”電影

徐威在為視障朋友講述電影《月球》 攝影:盧倩樺

北京“心目影院”:讓視障人士“看見”電影

志願者徐威在電影講述前進行週密的準備 攝影:盧倩樺

北京“心目影院”:讓視障人士“看見”電影

志願者楊穎為盲人朋友介紹當日的電影簡介 攝影:盧倩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