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再添兩個養老服務驛站

2018-10-18 10:36:22|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葛寧遠

東城區再添兩個養老服務驛站

東城區永外桃園養老服務驛站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魏彤

  10月17日是重陽佳節,東城區再添兩個養老服務驛站,一個位於北新橋街道海運倉社區北門倉衚同6號樓一層,另一個則位於南二環邊的桃園養老服務驛站,可為轄區內的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心理慰藉、助浴、助潔、助餐等貼心服務。以上兩個驛站均由小門臉、小店面騰退提升而來。

  “家門口辦起養老驛站,讓我們這些上班族不再擔憂家裏老人沒人管的問題了。”昨天一大早,東城區永外桃園養老服務驛站正式開業,裏頭熙熙攘攘,正在扶著老人進門的鄭女士説:“我們平時上班離家遠,中午我媽要自己做飯,我總擔心她歲數大了忘記關火,上著班還要揪著心,這家門口辦起了養老驛站,我早晨上班直接把她送過來,晚上再來接,省心又安全。”

  這個新開放的驛站佔地400平方米,棋牌室、餐廳、洗浴室、保健康復室、圖書室功能齊備。雖然剛開張,人氣卻不低,日間照料、呼叫服務、助餐服務、健康指導、文化娛樂、心理慰藉六大功能區被前來諮詢和體驗的老人擠得滿滿噹噹。

  永外街道社服中心主任王岩介紹説:“桃園驛站是永外目前最大的一家驛站,所輻射的社區為桃園、民北、李村、楊家園等4個社區,近5000名老人。為了更好地體現它的功能,這裡不僅是一個老年人的驛站,同時還給地區居民提供相應服務,價格也都是按照區級服務指導價來收費,比如洗浴30元/次,全程專人負責的助浴服務60元/次,午餐兩葷兩素搭配雜糧主食18元/餐。”

  據永外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波介紹,這個養老驛站與其他驛站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這裡專門開闢了“講述者”心理慰藉服務,圍繞社區老人挖掘集體記憶、個人記憶、社會變遷等議題,通過拍攝視頻、文字記錄等方式留存。“去年我們地區啟動了棚改項目,不少老人都願意面對鏡頭回憶過往。這裡不僅是養老驛站,也是精神加油站,把好的東西代代傳承下去。”

  在北新橋街道海運倉社區北門倉衚同6號樓一層,新開放的養老驛站內同樣喜氣洋洋,73位老人齊聚一堂,品嘗新鮮出爐的重陽糕。活動室裏,兩位老人象棋下得火熱,走廊中,一位老人正在諮詢老年餐桌開飯時間及飯菜品種……這個面積600余平方米的大房間,原來是零星幾家小門臉,短短幾個月時間,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功能齊全、服務週到的精品養老服務驛站。驛站昨天正式開始營業。

  以前,這個驛站所在地是幾個賣手機配件、小商品的小商店。今年3月,北新橋街道將這片區域疏解整治後,用於籌建海運倉社區養老服務驛站。600余平方米的養老服務驛站不僅有效解決了轄區老年人洗澡難、吃飯難、需要日間照料等問題,還有助潔、助醫、健康指導、文體娛樂等方面的個性化服務,能輻射周邊海運倉社區、門樓社區等6個社區8000余名老年人。

  北新橋街道民政科科長劉海岩介紹,目前北新橋街道建成了一個老年公寓、一個養老照料中心、三個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實現了轄區內為老服務的全覆蓋。下一步還將在雍和宮周邊也建設一個養老服務驛站。(北京青年報 記者 蔣若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