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閒置土地變停車場增加車位1500個

2018-10-18 10:33:01|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葛寧遠

  原標題:東城閒置土地變停車場增加車位1500個

  涉及南鑼鼓巷、青龍街區、寶華里地區、建國門街道、前門街道和天壇街道

  閒置土地“變身”停車場,緩解城區停車難題。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東城區城管委獲悉,目前該區重新梳理利用包括南鑼鼓巷、青龍街區、寶華里地區等6塊閒置土地,經過細緻規劃,改建為地面停車場,增加車位1500個。

  東城區城管委副主任胡向軍説,東城區地處首都核心區,停車資源匱乏,居住區停車難、停車亂是多年來城市管理中的痛點和難點,不但影響交通及環境秩序,也給居民出行和生活帶來不便。而轄區記憶體在的部分閒置土地,大多數為拆遷滯留地或項目滯留地,黃土露天,缺少管理,同樣影響著城市的整體環境。“把閒置土地改造為地面停車場,不僅可以改善城市環境,還可以增加車位供給,緩解居民停車需求。”

  胡向軍説,東城區在全區範圍內開展閒置土地梳理工作,最終確定了6塊閒置土地,涉及南鑼鼓巷、青龍街區、寶華里地區、建國門街道、前門街道和天壇街道。一年多來,經與各項目單位多次對接,辦理相關手續,最終將六塊閒置土地全部改造成為地面停車場,共增加停車泊位1500個。比如,南鑼鼓巷地區就施劃了150個停車位,青龍衚同增加了350個,前門地區利用分散的四處停車場增加了400個車位等等。在向社會開放的同時,各相關街道深入開展居民工作,引導居民將車輛以可接受的價格停放在停車場內。

  位於祈年大街和東曉市街交叉口西北側的停車場,就是此次利用閒置土地改建成的停車場。該項目原屬國瑞項目建設滯留地,隸屬於天壇街道,改造後停車場面積7500平方米,可提供停車位300余個,並以300元/月的優惠價格向周邊居民開放,有效緩解了周邊的居民停車需求。

  下一步,東城區將繼續開展停車資源挖潛工作,利用閒置資源增加車位供給,加快推進中絳衚同、東四九條、金寶街兩側地塊的停車場改建工作,預計明年能再增加停車位650余個。同時,在改造完成的平面停車場內,篩選符合條件的停車場,建設簡易立體停車設施,並用綠蔭裝飾,既美化城市環境,又增加了停車位,且不影響未來土地使用。對於停車需求較大、不滿足“平改立”條件的衚同周邊,計劃以“小型化、端口化”為原則建設地下停車設施,適度滿足居民停車需求。(北京青年報 記者 蔣若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