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臺“一帶一路”三年行動計劃 將推進70項重點任務

2018-10-25 09:09:33|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李玥

  原標題:北京將在一帶一路國家建科技園區

  打造“一帶一路”上的中關村、參與國家中醫藥海外中心建設、設立外國留學生“一帶一路”獎學金、推動懷柔科學城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向全球開放共享……昨天,在第22屆京港洽談會上,北京《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出爐。《行動計劃》提出六個方面共28項主要任務,並細化為70項重點任務,將由本市50多個部門負責共同落實。

  打造“一帶一路”上的中關村

  據市發改委主任談緒祥介紹,《行動計劃》將落實四項重點,以科技園區合作、共建聯合試驗室、技術轉移和科技人文交流等4個方面為重點,推進共建“一帶一路”。

  未來三年,北京將打造“一帶一路”上的中關村,發揮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品牌優勢和輻射帶動作用,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重點城市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科技園區。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中關村示範區已先後在矽谷、慕尼黑等城市和地區建立10個海外聯絡處,加快構建國際創新網絡的重要節點,加州-北京創新中心也已落戶,成功舉辦 “全球首席執行官”走進中關村創業大街等一批影響力較大的高端國際論壇和會議,中關村示範區企業累計發佈國際標準307項。

  此外,我國首個服務於高新技術企業及機構的“一帶一路”國際人才計劃項目——“藤蔓計劃”,也在本市啟動開展,將幫助沿線國家留學生與中關村科技企業建立對接。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全球共享

  推進海外重點園區和項目建設也是《行動計劃》的一大重點任務。未來三年,北京將重點打造馬爾代夫機場及臨空經濟區、印度尼西亞高速公路、非洲萬村通衛星電視網絡等一批示範項目;並參與和推進中白工業園、中柬金邊經濟特區、南非汽車工業園等産業園區建設,引導企業海外集群化發展。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已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共同建設了塔吉克斯坦北部有色金屬産業園區、劍橋啟迪科技園、紐卡斯爾啟迪科技園、中意設計創新基地等一批特色鮮明的科技園區,建設了智澤匯孵化器菲律賓馬尼拉眾創空間、太庫以色列中國創新中心等一批海外孵化基地。

  “北京還將圍繞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打造與國家戰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推動懷柔科學城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向全球開放共享,成為全球科學家聯合研發的重要支撐平臺。”談緒祥説。

  推廣“北京中醫”國際品牌

  根據《行動計劃》,未來北京還將聚焦文化、體育、教育、旅遊、醫療五大領域,全面開展人文交流合作。

  體育領域,將圍繞舉辦冬奧會等重大國際體育賽事籌辦,加強運動訓練、賽事組織、場館管理運行等方面的全方位國際合作,以新首鋼國家體育産業示範區建設為重點,加強體育裝備設計研發等領域國際合作,促進體育産業高品質發展。

  教育領域,將繼續實施“一帶一路”人才培養計劃。目前,本市已在全國率先建立起“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設立了外國留學生“一帶一路”獎學金,已累計支持留學生1100余人。

  醫療領域,本市將參與國家中醫藥海外中心建設,推進實施歐洲中醫藥發展促進中心、北京中醫醫院新加坡明醫館等重點項目,打造“北京中醫”國際品牌,惠及當地人民。

  “北京高度重視服務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充分發揮科技、文化、金融和人才等優勢,推進多領域國際合作,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當好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排頭兵。”北京市副市長王紅表示,北京將立足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將“一帶一路”建設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緊密結合,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

  文/本報記者 林艷

  延伸

  北京對外投資規模

  超過390億美元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五年來,北京利用外資規模達到679億美元,2017年實際利用外資243.3億美元,規模躍居全國第一;對外投資規模超過390億美元,始終位居全國前列,北京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31個國家直接投資累計約為16.6億美元。

  本市在推動“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上,也取得了不少進展,如推動馬爾代夫易卜拉欣納西爾國際機場、 非洲“萬村通”、英國曼徹斯特空港城、印度尼西亞高速公路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務實推進國際産能合作,北汽集團、聯想集團、北控水務、北京燃氣集團等重點企業在汽車、金融支撐、污水處理、能源等領域重大項目穩步開展。

  在國際經貿合作方面,北京市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累計已達1.8萬億美元,服務貿易規模穩步增長,進出口總額累計達到6430億美元,服務貿易佔對外貿易的比重由 2013年的19.2%提高至2017年的31.5%,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今年1月至6月,北京與沿線國家雙邊貿易額達到816.7億美元,增長35.4%。文/本報記者 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