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家博士後成果轉化基地掛牌
本報訊(記者 孫雲柯 王天淇)昨天,市人力社保局、石景山區政府聯合舉辦了本市首家博士後成果轉化基地揭牌儀式,同時為28家新設立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授牌。未來該基地將為博士後研究人員和博士後合作導師創辦企業、創業孵化和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全方位服務,助力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目前,本市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石景山區建設北京博士後成果轉化基地是北京市落實十九大精神、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重要舉措。
石景山區人力社保局研究室主任王金濤介紹,博士後制度經過長期穩定發展,逐步形成了産學研融合的制度優勢,大批具有深厚知識基礎和探索能力的博士後成為潛在的創新創業主體。而石景山從老工業區到國家級産業轉型發展示範區的轉型升級,為博士後成果轉化基地建設提供了強大的資源後盾。
基地掛牌成立後,石景山區政府將落實好基地建設主體責任,積極探索博士後成果轉化基地的有效運轉模式,按照“一業一策、一企一策”思路,加強平臺載體建設,統籌配置創新資源、提高服務供給品質,構建人才、技術、資本、政策相融合的創新體系,打造全生命週期服務、全鏈條孵化支撐的創業生態,努力把基地建設成為全國博士後人才研發創新和成果轉化高地,助力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
近年來,北京市博士後管理工作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堅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站點佈局、日常管理、資金投入、學術交流等方面不斷創新體制機制,逐步形成了以首都功能定位為指引,以學科建設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推動科技進步和産業發展為目標的創新型青年人才培育體系,基本實現了“學”與“用”的互動、“産”與“研”的貫通,科研成果與經濟社會效應的連結,為推動首都創新發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持。目前,博士後流動站已經覆蓋了理、工、醫、農等13個學科門類的全部110個一級學科,工作站覆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所有20個行業領域。北京地區有552個科研流動站,約佔全國流動站總數的20%,有工作站584家,約佔全國工作站總數的18%,北京地區累計進站博士後研究人員61840人,佔全國總進站人數的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