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務”精雕細琢驚艷四方
、 國家會議中心西餐冷菜廚師長閆柱帶領團隊製作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主題果蔬雕刻作品“共建雙贏閣”。本報記者 鄧偉攝 |
本報記者 潘福達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正在召開中,北京市管國企北辰集團再次亮出“北京服務”名片。作為中國主場外交的重要會場,國家會議中心向中外嘉賓展示了精雕細琢的“北京服務”,讓八方來客驚嘆。
會議
搶翻臺僅用3分半破紀錄
走進國家會議中心場館,深藍色背景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標識隨處可見,身著制服的工作人員在各個角落穿梭忙碌。
“國家會議中心作為高峰論壇的首演主場,承擔了開幕式、高級別會議、企業家大會、12場分論壇等重大活動的服務。”正在巡場的國家會議中心黨委副書記孫江介紹,國家會議中心還為與會代表、中外媒體記者、工作人員、保障人員提供會議、餐飲、住宿等服務保障。
説起論壇開幕當天的服務保障工作,國家會議中心運營部副經理顧博文連連感慨“驚心動魄”。
相比兩年前的首屆論壇,此次論壇參與的國家更多,會議銜接更加緊密,尤其是開幕式和高級別會議期間的兩次搶翻臺任務重、時間緊,巨大的挑戰擺在了工作人員面前。
“我們達到了比演練時還要快的搶翻臺速度!”提起26日的場景,顧博文依然沉浸在興奮中。論壇召開之前,工作人員反復綵排了至少30次,每一次都推敲總結經驗,不過實戰的場景更為嚴苛:第一次搶翻臺的時間只有15分鐘,還要考慮到搶翻臺時不能打擾仍留在座位上休息的賓客。
最終的結果讓所有人都松了口氣,首次搶翻臺只耗時3分半,比任何一次空場綵排都要快。顧博文還提到了個小細節:由於瓶裝水採用玻璃瓶材質,一箱水重達18.5公斤,在無比緊張繁忙的搶翻台中,所有人都處於高度亢奮的工作狀態中,扛起水來都不覺得沉。
細節
桌面物件碼放分毫不差
開幕式共計2101個座位的桌面上,紙筆、玻璃杯、瓶裝水、同聲傳譯器等物件的碼放必須分毫不差,甚至瓶裝水的擺放角度都要一致,從各個角度看,瓶裝水的擺放位置都能連成一條直線。
從3月底開始,國家會議中心場館就以最高標準完成19項工程維修改造,還對水、電、氣、網絡等7大類24902個專項進行了排查。
在會場,看起來簡單的倒茶水流程,都能細化分解為25個步驟。從調製、斟茶,到茶葉、溫度、沖泡的水量,甚至客人的喝茶習慣,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標準和規定……
貼心服務的背後,離不開一支特殊的團隊。為了更好地保障峰會、打造更高端的專業服務,國家會議中心將VIP服務組更名為“國賓服務隊”,從服務人員裏精挑細選了11位綜合素質突出的服務人員,進行了高強度的培訓及高密度的實戰演練。
餐飲
盡顯“一帶一路”特色
在大宴會廳,“一帶一路”特色的擺臺和餐飲這兩天“刷屏”了。
“樓蘭綠洲夢”“魚躍龍門通四海”“共建雙贏閣”……52個餐飲擺臺都有漂亮的名字,既結合了論壇主題,又融入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內涵。
“為了這座‘共建雙贏閣’,我們廚師團隊特意走訪了故宮和頤和園,還查閱了大量資料!”在餐廳內側,“共建雙贏閣”擺臺最大最醒目,這是國家會議中心西餐冷菜廚師長閆柱的“傑作”。
古建築造型的紅色梁柱上,和璽彩繪的花紋圖案古色古香。梁柱呈現出“共”字字樣,代表“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為了呈現最完美的作品,大廚們先後30多次易稿,單就手工彩繪這一塊,調色就用了80多種顏色,全部製作完成用了40多天。
水果、糖、面等食材在廚師們的妙手下,變身為帆船、海浪、沙漠等裝飾擺件,高鐵、古塔、風箏等中國元素加以裝點,顯得既大氣磅薄又精雕細琢。當得知這些擺臺都是用食材製作而成,多位外賓不由自主地豎起了大拇指,驚嘆中國工匠的高超技藝。
論壇主題餐飲也實現了“一帶一路”和濃郁中國風的完美融合。“梅花水晶包”“伏特加鱈魚盞”“羅馬盾牌酥餅”等茶歇小吃最搶手,烤鴨、驢打滾、豌豆黃、蕓豆卷等京味兒菜品備受外賓歡迎。
國家會議中心餐飲團隊特別制定了各類自助菜單69套、茶歇菜單41套、外帶餐包菜單7套,每套菜品都保證不重樣。中國美食在論壇期間成為一種特殊的“語言”,向賓客講述著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