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個高校文明實踐所揭牌
原標題:首個高校文明實踐所揭牌
本報訊(記者 于麗爽)全市首個高校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清華園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日前在清華大學西樓社區小廣場揭牌,來自清華園街道的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12支志願服務隊代表接受了授牌和授旗。當天,清華園街道開展了文明實踐推動日活動。
自海淀區4月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以來,清華園街道積極響應,充分借助清華大學學校資源,第一時間在9個社區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立起42支志願者服務分隊,涵蓋文藝、醫療、體育、教育、一老一小服務等不同領域。這些志願者中,一半以上是退休教師。
清華大學樂康屋志願服務隊以高齡老人互助養老為主,定期組織健身、學習、唱歌、跳舞、交流、師生聯歡,邀請專家、學者作科學講座,舉辦高齡老人科學論壇,成立科研組開展居家養老課題研究等,每年組織30多場次活動。成立6年來,服務隊成為了清華園高齡老人的幸福樂園。
清華園藍旗營醫療志願者服務隊平均年齡78歲,他們大部分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畢業于醫科大學。藍旗營社區是清華、北大兩所高校的教師住宅小區,常住的4000多人中,院士、著名學者近百名,教授、博士生導師上千名。2000年,社區入住後,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格外大,居委會牽頭成立了由小區內退休醫務人員組成的醫療小組,每週一次義務為社區居民量血壓、看病、做諮詢,堅持至今十幾年。
清華園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成立,標誌著這些志願者隊伍有了一個共同的家園,他們都將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骨幹力量。揭牌儀式上,清華大學老教授志願服務隊的代表吳貴生老師向全體志願者發出倡議:願所有居民加入到志願服務行動中來,志願服務活到老、做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