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之夜特別活動上演 頤和園點亮“鵲橋”“銀河”

2019-08-08 09:26:13|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李玥

  原標題:頤和園點亮“鵲橋”“銀河”

七夕之夜特別活動上演 頤和園點亮“鵲橋”“銀河”

昨晚,“我在頤和園等你”——七夕之夜特別活動在頤和園上演,700多位北京榜樣、新婚夫婦、最美家庭代表暢遊古典皇家園林,感受傳統七夕文化。本報記者 孫戉攝

  本報記者 王諶

  十七孔橋點亮,變身“鵲橋”,昆明湖上花燈點點,水面宛若一道銀河,七夕夜晚的頤和園,充滿了浪漫氣息。

  昨天(8月7日)晚上,“我在頤和園等你”——七夕之夜特別活動在頤和園浪漫上演,700多位北京榜樣、新婚夫婦、最美家庭代表在古典皇家園林中暢遊,感受傳統七夕文化,見證中華傳統文化的“新潮”力量。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或“女兒節”,源自上千年的一個美麗傳説,每年農曆七月初七世間所有的喜鵲如約而來,為牛郎織女搭起一座深情的橋。七夕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具愛情浪漫色彩的民俗節日之一,被譽為中國的情人節。

  今年北京市七夕文化活動以“愛滿京城 相約幸福”為主題,為廣大市民提供一系列異彩紛呈的文化活動,“我在頤和園等你”——七夕之夜特別活動就是其中一大亮點。

  晚上8點,燈光點亮。廓如亭在華燈映照下,金碧輝煌;十七孔橋橋體兩側華燈開啟,連成“鵲橋”,七彩變幻;昆明湖面花燈綻放,仿佛“銀河”;遠處,燈光描繪出萬壽山佛香閣的輪廓,世界文化遺産頤和園瞬間點亮,良辰美景讓人心醉。

  亮燈儀式結束後,崑曲《牡丹亭》、越劇《梁祝》、黃梅戲《牛郎織女》接連上演。

  廓如亭中,崑曲《牡丹亭》的柳夢梅與杜麗娘正在上演屬於他們的愛情故事。登上十七孔橋後,遊客驚喜地發現牛郎與織女在“鵲橋”進行一年一度的相會。沿著十七孔橋往前走,來到了南湖島“鏡月”牌樓處,梁山伯與祝英臺正纏綿上演“十八相送”。

  據史料記載,古時皇室修建頤和園,以昆明湖為“銀河”,湖東建有銅牛,湖西設有耕織圖,以十七孔橋為“鵲橋”,象徵牛郎織女在此相會。

  在綽約燈影中演繹傳統文化的浪漫,遊客在百年曆史的皇家園林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溫馨浪漫。張先生和李女士不久前喜結良緣,昨天是他們第一次同度七夕。“送玫瑰、看電影,那是西方情人節的傳統,今天在頤和園這樣的古典園林看燈、聽戲,這才是咱們中國情人節的傳統習俗,中國的傳統節日越過越有味道了!”

  昨晚,大型文化綜藝季播節目《我在頤和園等你》也正式向社會公眾發出邀約。

  外媒記者體驗中式情人節

  本報訊(記者 王諶)鵲橋會,皎月歸。中式情人節深厚的文化寓意,美輪美奐的燈光秀,同樣給外國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昨晚,“我在頤和園等你”——七夕之夜特別活動中,市政府新聞辦公室還邀請美聯社、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俄羅斯電視一台、日本讀賣新聞、新加坡聯合早報、中阿衛視等33個國家和地區的40家媒體記者,深度體驗這次七夕之夜。巴基斯坦黎明新聞電視臺、《今日巴基斯坦報》的記者還與家人同行,在頤和園度過了一個特別而又難忘的中式情人節。

  《今日巴基斯坦報》記者薩博利,剛到中國五個月,臨近七夕,他才第一次知道中國也有自己的情人節——七夕節,昨天他和自己的妹妹一起來到現場,體驗東方傳統節日。“中國朋友説七夕是關於牛郎和織女的古老傳説,我覺得它有一個很好的寓意,讓相愛的人能有這樣一個節日來慶祝他們的愛情。”

  薩博利很喜歡現場的中國傳統戲曲表演,從廓如亭,到十七孔橋,再到南湖島,一路追隨觀演,舞臺上精緻的服飾、獨特的唱腔和配樂讓他著迷,以後他會在報道新聞的同時,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國。

  中阿衛視記者馨玥説,她非常高興可以把中國七夕節的美好傳説和現場美輪美奐的場景告訴自己的觀眾,“七夕的報道,可以讓觀眾了解中國有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加深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