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自行車正回歸城市
來源:北京日報  |  2022-06-20 09:14:34

  原標題:共享單車年騎行量9.5億人次!北京,自行車正回歸城市

北京 自行車正回歸城市

北京 自行車正回歸城市

  整治提升後的東四北大街,市民在寬敞的非機動車道騎行。記者 鄧偉攝

  早上8點,東二環建國門橋附近,市民趙女士掃開一輛共享單車,騎上寬敞的自行車道。“騎車去四惠上班,利用通勤時間鍛鍊了!”

  過去五年,隨著北京慢行交通環境持續提升,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騎行通勤、騎行購物。2021年,北京中心城區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創近10年來新高——達到47.8%,比2017年提升了6.9%。全市共享單車年騎行量達9.5億人次,市民慢行交通出行意願持續提升。

  北京,自行車正回歸城市。

  打造景美路暢的騎行環境

  在繁忙的CBD區域,騎車的通勤族可以沿著通惠河北側綠道,轉到通惠河沿岸,騎行至建外SOHO等大型寫字樓之間。步行的市民,可以通過綠道從慶豐公園跨越通惠河,來到長安街南側的CBD城市森林公園。巡河路、園林綠道與城市道路的有機銜接,“三網融合”連通了五六公里區域內道路。

  為了讓市民在樹蔭下騎車,一些汽車停車位也從樹下挪走了。

  在西城區南草廠街,過去設置在路側的停車位通過內嵌方式,重新施劃在了最外側機動車道上,自行車道空間被徹底釋放。近幾年來,通過“三網融合”、林蔭計劃等規劃,全市自行車道、步道正努力融入自然景觀。

  凈化慢行空間、建設口袋公園、營造休憩空間……慢行系統示範區各有特色,遍佈全市。

  東城區王府井結合老城街巷衚同整治,對甘雨衚同等9條衚同實施30公里限速,率先建成交通安寧步行友好街區。石景山保險産業區規劃建成4座慢行跨河橋,1.5公里全封閉兒童平衡車賽道、3公里夜間慢跑路線,促進人居環境和生態景觀的雙提升。

  調研數據顯示,2021年,自行車道違停侵入率較2020年降低47%,安全、友好的自行車出行環境逐漸形成。2021年底,84.1%的市民認為慢行整治效果較好。

  從為小汽車服務,到為自行車讓路

  煤市街南口是連接煤市街與兩廣大街的節點,附近不僅有商業區,還緊鄰多個居民社區,日常車多、人多。去年8月起,這個路口的信號燈桿上,多了一個自行車圖案的左轉信號燈。從西向北轉彎的騎行者只需等候一次綠燈就能完成左轉,通過時間僅需15秒。

  在此之前,騎行者需下車在人行橫道推行,等待兩次信號燈才能完全通過路口,至少需要3分鐘。

  “可以説是用小動作取得大效果。”市交通委城市道路管理處一級主任科員荊祿波介紹,2021年以來,全市累計設置自行車路口一次左轉74處,明確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交通流線和通行權限,路口通行秩序得到明顯改善。從為小汽車服務,到為自行車讓路,慢行交通出行方式的回歸,也正在逐漸推動城市形態的改變。

  2019年,北京建成了首條全長6.5公里的自行車專用路,連接回龍觀和上地軟體園,相比私家車和公交車,分別節省通行時間32%和50%,解決了一大批通勤市民的出行難題。開通三年來,自行車專用路日均騎行量4000至5000人次,累計減碳超1500噸。

  機動車道“瘦身”;全線精打細磨優化騎行路線;路口騎行一次左轉大大提速;立體反光道釘、柔性隔離樁、機動車停車讓行提示、首次應用的自行車優先標識……二環輔路慢行系統優化改造後,非機動車道寬達3米以上,通行效率提升25%,早晚高峰騎行流量和通行速度分別提升8%和5%。

  慢行交通“體檢”結果顯示,2021年,核心區、石景山區和城市副中心非機動車道寬度達標率均超過80%;自行車道違停侵入率較2020年降低47%。安全、友好的自行車出行環境逐漸形成。

  51條路早高峰每小時超3000人騎行

  2021年,北京中心城區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創近10年來新高,達到47.8%。在新街口外大街、天壇東路等51條道路,早高峰騎行量每小時超過3000人次。

  今年5月,根據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部分地鐵站暫時封閉,地鐵沿線騎行需求進一步增加。“一個早高峰,調運過來近百輛單車,全都被騎走了。”一位美團單車運維人員告訴記者,企業在封閉地鐵站周邊5公里範圍內的社區、車站周邊增加車輛調度,保障騎行需求。

  調查數據顯示,北京市民慢行出行意願持續提升,單車年騎行量由2017年的0.5億次(公共自行車)提升至2021年的9.5億次(共享單車)。  

  (北京日報記者 孫宏陽)

編輯:趙春曉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