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廳水庫媯水河濕地首現黑臉琵鷺
來源:北京日報  |  2022-09-07 09:28:40

  原標題:媯水河濕地首現黑臉琵鷺 試點應用AI識別裝備監測鳥類

官廳水庫媯水河濕地首現黑臉琵鷺

媯水河濕地首現黑臉琵鷺 北京市水務局供圖

  日前,官廳水庫媯水河濕地出現一隻白色大鳥,經過識別,確認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記者了解到,這次拍攝到黑臉琵鷺身影的,是一款“河湖鳥類AI智慧識別監測裝備”,目前已在官廳水庫、密雲水庫等地試點應用。基於這套裝備,北京水務系統將逐步構建全市水生態監測鏈網。

  8月23日,設置在官廳水庫媯水河濕地的北京市河湖鳥類自動觀測站官廳水庫1號站,觀測到一隻“白色大鳥”。北京市水務局水質水生態監測中心經過識別,確定這是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

  據了解,黑臉琵鷺在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錄中,等級被標注為“瀕危”,是北京地區極其罕見的過境鳥。根據2019年1月的全球同步調查結果,黑臉琵鷺的越冬種群數量僅有4463隻,IUCN評估的成鳥數量僅為2250隻。黑臉琵鷺屬長距離遷徙候鳥,繁殖地十分狹窄,遷徙途中會經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偶爾也在內陸省份出現。

  此次拍攝到黑臉琵鷺的官廳水庫媯水河濕地,位於延慶城區西側,總面積19公頃,為複合潛流濕地。主要通過喬木、灌木、水生植物根系凈化及濾料凈化等,對媯水河上游來水實施凈化,改善媯水河入庫水質,能實現出水水質達到或優於地表水環境品質標準(河道)Ⅲ類標準限值,年凈化水量為730萬立方米。

  在媯水河濕地入庫口的凈化區,水乾淨、透亮,香蒲、蘆葦、荷葉間隔種植,繁茂蓬勃。“過去這兒是一片植被稀疏的灘塗,自今年6月濕地通水試運行以來,隨著水量增加和水質改善,區域內綜合水環境品質明顯提升,最顯著的表現就是來此駐足繁衍的鳥類種類和數量都大大增加了。”媯水河庫岸管理所所長楊壘介紹,濕地廣闊的水面和豐茂的水生植被給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北京日報記者 王天淇 通訊員 許睿)

  相關新聞

  河湖精靈監測眼試點“鳥臉識別”

  北京市水務局水質水生態監測中心水生態監測評價科負責人劉波表示,以往鳥類觀測主要依靠“人工蹲守”,費時費力且過於依賴專家經驗,“這促使我們萌生了把‘人臉識別’應用於‘鳥臉識別’的想法。”劉波説。

  此次“識別”出黑臉琵鷺的,是一款河湖鳥類AI智慧識別監測裝備,又被稱作河湖精靈監測眼。該系統由北京市水務局水質水生態監測中心聯合北京工商大學共同研發,將AI技術應用於水生態鳥類多樣性監測,可有效解決傳統鳥類監測的弊端。

  據了解,這套裝備由現場監測終端和智慧計算服務終端組成,利用高清雲臺攝像機對鳥類自動捕捉拍攝、初判識別,同時採用人工智能識別技術,依託系統內預製的鳥類資料庫,對鳥類類型、數量、分佈等進行計算。而對於像黑臉琵鷺這類不常見的鳥類,則輔以人工識別、重點監測。

  基於這套裝備的應用,北京水務系統正在逐步構建全市水生態監測鏈網,現已完成密雲水庫1號站、官廳水庫1號站、房山六渡站的布設,建立了超過兩萬張圖片的鳥類基礎數據庫,可自動識別30余種濕地鳥類。“下一步,還將擴大鳥類資料庫,同時引入鳥鳴識別系統,將圖像與聲音識別疊加,進一步提升監測精度。”劉波表示。

  本市水務部門還將對鳥類智慧監測的經驗加以推廣利用,探索浮游動物、浮游植物、魚類的智慧監測系統研發,逐步建立健全水生態健康監測、評價、反饋、修復、評估閉環體系。

編輯:趙春曉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