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茫大漠綠色夢

2017-12-05 09:34:57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文章內容

阿拉善沙漠

  人民日報訊:內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是一望無際的沙漠、戈壁與荒漠草原。自然環境惡劣,27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上,常住人口只有不到25萬人,每平方公里甚至不到一個人。

  可就是這片廣袤而貧瘠的土地,深深吸引了李鶴和馬彥偉,兩位名校畢業生愛上了這裡,並紮根此地,耕耘著綠色的夢想。

  “那種舒朗、大氣的感覺,讓我瞬間愛上這裡”

  李鶴是山西大同人,來阿拉善已經快10個年頭了。

  李鶴把能來阿拉善,當作是自己的運氣。他先後在中國農業大學和荷蘭瓦格寧根大學就讀,2008年研究生畢業,來到人生的十字路口。

  家裏人希望他繼續在國外求學,他自己也有想法申請去加拿大讀博。就在這個空當期,他想找一份環保組織的工作實踐一下自己所學專業——環境科學與環境政策,而他的畢業論文主題,正是探討中國環保組織的發展。

  簡歷投出去沒多久,一家民間環保組織便回了信,希望他能儘快入職。於是他收拾行囊,趕赴阿拉善。“那時我連阿拉善在哪、怎麼去都不知道。”李鶴笑著説。

  2008年9月,輾轉多地、一路顛簸後,李鶴終於來到阿拉善。沒想到的是,稀裏糊塗來到這裡的李鶴,第一眼就愛上了這片土地:“當我站在山上向下俯瞰沙漠,那種舒朗、大氣的感覺,讓我瞬間愛上這裡。”

  第二天,李鶴便和同事們下鄉調研烏蘭布和沙漠梭梭林保護問題,在大漠裏一住就是一星期,白天烈日暴曬,晚上寒風刺骨,但蒙古族老鄉的熱情卻讓他對這裡好感倍增:“一年裏有大半時間在牧區,但是一點也不覺得累,這份工作讓我感到學有所用,實現了自身價值,和同事、農牧民相處得也十分融洽,就不想走了。”李鶴回憶説。

  這一待就是10年。

  與李鶴一樣,來自黑龍江的馬彥偉,也已在這裡生活了10多年。2004年,還未從北京師範大學生態學研究生畢業的他,便作為一名志願者,來到這裡籌建一家民間環保組織。

  “當時來這裡主要是做植物、鳥類等相關物種的生態調研,是自己喜歡的工作領域,加上我這個人喜好安靜,這裡十分對我胃口,便逐漸地愛上了。”馬彥偉説。

  2004年的一天下午,正在沙漠湖邊進行科學調研的馬彥偉,發現一陣陣風起,感覺不妙,便立刻跑到湖邊的屋子裏躲避。後來才知道,他遭遇了10年難遇的大沙暴,“要不是早跑了10分鐘,就可能被埋在沙子下面了,那是我第一次見那麼大的沙暴,遠遠看著就像一堵十幾米高的黑墻撲面而來。”説起那次經歷,馬彥偉依然心有餘悸。

  惡劣的環境沒有嚇走他們,反而是對這片土地和事業的熱愛,讓他們堅定了留下來的信念。如今,他們都已在這裡組建了幸福家庭,成了地道的阿拉善人。

  “通過自己一點點努力,重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天然植被保護、節水試驗示範及推廣、可持續社區建設以及科研合作建設,是當時李鶴和馬彥偉的主要工作內容。

  比如“可持續社區建設”這個項目,李鶴和同事深入牧區裏的10個嘎查(行政村),進行社區類環保分析,調研牧區生態受到哪些外部威脅、具有哪些問題,用什麼方式去消除。

  “當時局部地區存在過度放牧、牧民用梭梭和白刺等固沙植物燒柴的行為,使得梭梭林、草場存在縮減的趨勢。”李鶴説,而他們的工作就是改變農牧民的生産生活方式,保護生態平衡。

  他們的策略是軟硬兼施。“一方面,我們幫助農牧民制定村規民約,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另一方面,幫助他們進行能源替代,通過太陽能、風能、節柴灶、地暖、沼氣等,提升節能效率,減少薪柴的使用。”李鶴説。

  他們還將所做的生態調研報告提交給當地政府參考,推動生態保護政策出臺。改變正在慢慢發生,2008年,只有零星的牧民在種梭梭樹,政府也未進行相關補貼。如今,在政府補貼政策的推動下,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種梭梭,在保護生態防治荒漠化的同時,通過梭梭樹的寄生物産出中藥蓯蓉,牧民還能取得不菲的經濟收益。

  馬彥偉做得最多的則是節水試驗示範及推廣,“地下水缺乏是阿拉善的大問題,當時我們曾做過調研,阿拉善地區地下水每3年下降一米,來自賀蘭山的地下水補充遠遠比不上農業用水消耗。”

  如果任由形勢惡化,不僅糧食産量會降低,鹽鹼化與荒漠化會加劇,沙漠原生植被也將慢慢消亡。“我們與政府合作推動滴灌試點,並在2009年引進既不破壞生態、又適應當地的節水作物。”馬彥偉説道,“後來我們發現種植穀子,也就是小米,能夠比當地普遍種植的玉米節水30%,而使用滴灌又能節水50%,效果十分明顯。”

  不過由於滴灌成本高、種植習慣根深蒂固,即使有政府推廣政策支持,節水策略的推廣效果仍然不理想。

  環保宣傳教育也是他們的重要工作,他們印發環保宣傳小冊子,與學校、專業機構合作,並帶領孩子們到野外自然中推廣環保理念。

  “我們希望通過自己一點點努力,讓人們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重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李鶴説。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需要更多智慧和用心”

  2011年,李鶴和馬彥偉相繼離開了供職的民間環保組織。其間,他們也曾短暫離開過阿拉善,但心裏始終掛念這塊土地,最終還是選擇了回來。

  2013年,李鶴加入了當地一家從事蓯蓉産業的企業。蓯蓉對土壤、水分要求不高,作為傳統的中藥材具有不錯的經濟價值。他們免費向農牧民提供蓯蓉種子和打坑機等生産工具,並請專家、技術人員全程指導,讓農牧民獲得穩定收入的同時,也為防治荒漠化提供了可靠的路徑。

  李鶴如今的目標是建立一座沙漠植物園。“這個植物園主要是對沙生植物進行研發利用,比如研究如何提高蓯蓉的萌發率,同時也將起到對瀕危沙生植物的保護作用,還能成為環境教育的展示基地,供人們學習參觀。”李鶴説,“20年內,我要把這座沙漠植物園建成全國最好的!”

  馬彥偉也于2015年成立了自己的生態農業公司,“公司名叫‘致良田’,顧名思義就是要致力於土壤改良。我要在阿拉善這片貧瘠的土地上,進行土壤改良實驗。”他用本地的牛羊糞加秸稈堆肥,使其成為底肥,並將雜草、綠肥等進行還田,增加土壤的有機質。為了實現當初的節水目標,他還嘗試種植各類高效節水農作物,如小米、紅薯、土豆、花生等。

  “我們種植的是選種好、品質高、無污染的綠色食品。生態脆弱區不能拼量,要走出自己的高品質路線,贏得消費者認同。”馬彥偉説,他與農業合作社推廣實驗成果,不僅使農民每畝增收1000多元,還實現了土壤改良、農業節水的目標。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是真理,想要真正落實到實踐中,需要更多的智慧與用心。”李鶴感慨道。(記者 張 棖)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