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物多樣性 呵護生態環境

2017-12-27 14:51:31  來源:海南日報  責編:陳晨

  海南日報訊:遍佈水草的水塘裏幾隻水鳥悠哉地劃著水,偌大的公園雖對外開放卻罕見人跡,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鎮的這片濕地裏,人一直都不是“主角”。

  昌江海尾濕地公園,是我省保護較好的濕地之一,也是難得的內陸淡水沼澤濕地。在目前公園記錄到33科84種鳥類裏,被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就有9種;在75科190種植物中,有兩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嘉道理中國保育駐海南主任、UNDP-GEF海南濕地保護體系項目宣教專家盧剛這樣評價海尾濕地公園:這裡水域開闊且擁有最為豐富的重點物種,雖然有人工干預措施,但也是一個自然的濕地,環境一直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生物多樣性和濕地本身都得到了有效保護。

  近日,海尾濕地公園項目正式獲批創建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未來3年,昌江將著力把濕地公園打造成為集生態保護、旅遊體驗、科學研究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按照國家級公園標準,在保護的基礎上實現發展。

  而濕地公園還僅僅是昌江鋪開生態保護髮展藍圖的一角,隨著昌江城市發展的轉型,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石碌鐵礦國家礦山公園、海尾國家級濕地公園、棋子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等立足生態資源的項目鋪開,讓大家有機會一睹山海黎鄉的純美自然風光。

  昌江縣委書記黃金城近日表示,昌江將貫徹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決扛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繼續落實《中共昌江黎族自治縣委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山海黎鄉大花園的實施方案》,加強自然保護區的監督管理,落實生態紅線管控。同時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強化執法,依法嚴厲打擊破壞自然保護區的違法行為。

  根據《實施方案》,昌江從生態産業指標、生態宜居指標、生態文化指標、生態制度指標等四個方面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目標。通過開展美麗昌江行動、綠色發展行動、生態保護行動、生態文化培育行動等四大生態文明行動,結合“雙創”“雙修”工程、壯大生態旅遊業、生態環境整治工程、海洋生態保護工程、礦山修復工程、生態移民工程等18項生態文明工程,昌江旨在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全域推進生態治理、全域建設最美生態,全力厚植生態優勢、全力增進群眾生態福祉,著力把昌江建設成為遍地蔥綠、鮮花盛開、環境優美的大景區、大花園。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