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訊:深冬時節,走進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九華鄉,只見集鎮上一排排白墻黑瓦農房,外立面配上當地獨特的農民墻畫,展現出古色古香的江南風韻。休閒廣場,老人悠閒地曬著太陽,孩童在飛奔嬉戲……一幅幅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畫卷撲面而來,村民紛紛感慨:“我們的家鄉越來越美了。”而這一切,源於柯城區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
“從年初開始,我們創新深化垃圾分類回收模式,打造清潔鄉村;實施‘一村萬樹’工程,幫助村民奔小康。目的就是要讓鄉村保持鄉土味,振興鄉村。”柯城區委書記徐利水告訴記者。
“現在舊衣服、香煙頭也可以換生活用品,太好啦!”12月26日,記者來到柯城區華墅鄉園林村,在“垃圾再生館”,村民汪大媽拿著舊衣服和一袋煙頭,從管理員手中換了兩塊洗衣皂。今年以來,柯城區垃圾分類工作在城鄉全面展開,實現“一村一館”“一社區一館”的垃圾再生館全覆蓋,在這裡,各類垃圾都可以“變廢為寶”。比如最常見的餐廚垃圾,利用技術手段製成“綠肥”,循環利用,破解前端廚余垃圾無處去、終端回收公司“吃不飽”的難題;針對農戶家分類好的菜葉果皮等“會爛”的垃圾收集後做成環保酵素用於清洗碗筷。目前全區垃圾再生館已回收可回收垃圾350余噸,有毒有害垃圾22000余件,餐廚垃圾2500余噸。
“家門口就有大花園,吃過晚飯村民都習慣在這裡跳跳舞、散散步。”在溝溪鄉五十都村,村幹部陳江求指著村裏一片金錢柳花海高興地告訴記者。
溝溪鄉幹部朱俊宏介紹,柯城區開展的“一村萬樹”行動,利用村莊周圍的邊角地、廢棄地、荒山地、拆違地、庭院地種植各類苗木,“像五十都村,主要種植了金錢柳這種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的樹種,可以把金錢柳果莢製成茶葉銷售,這樹搖身一變成村民的‘發財樹’了。”朱俊宏説,五十都村以“公司+農戶”模式,由村幹部牽頭,採取村集體控股、農戶入股的形式,成立了點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今年金錢柳茶收成大概就有1000多斤,預計銷售額可達40余萬元。
圍繞“一村萬樹”工作,全區掀起了綠化新高潮:盤活閒置土地5000余畝,種植浙江楠、櫸樹、香榧、北美楓香、金錢柳、紅豆杉等珍貴彩色樹種10余個,規模有60萬餘株。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浙江省把做好田園文章作為努力的方向和著力點,在美麗鄉村建設、加強鄉村治理上創新思路,不僅改善了鄉村生態環境,所産生的紅利也惠及了村民,真正實現了留住鄉村的根,護住鄉村的魂。(記者 嚴紅楓 張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