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旅遊 脫貧有勁頭

2018-01-17 09:47:42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人民日報訊:“環境好、服務到位,每次來我都願意住這裡。”臨近中午,來貴州丹寨縣出差的蒙女士正在丹寨旅遊小鎮八寨客棧辦理退房,提起小鎮,蒙女士滿意之情溢於言表。

  蒙女士讚不絕口的小鎮是丹寨縣採用“政府+社會資本+旅遊産業”模式,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項目之一。2014年以來,萬達集團捐贈16億元,兼顧長、中、短期三個階段,通過開辦職業技術學院、建設旅遊小鎮、設立專項扶貧基金三種方式,力爭實現在人才培育、産業扶貧和兜底普惠三個層面的精準扶貧。

  中國旅遊研究院産業所研究員陳剛説:“丹寨通過‘教育、産業、基金’這種長、中、短期兼顧的方式,實現全域性、普惠性、可持續的脫貧目標,探索出精準扶貧的全新模式。”

  在旅遊小鎮經營民宿的江煥波坦言:“恨不得能多有幾間房,即便現在是旅遊淡季,入住率也能接近六成。”火爆的生意讓他對小鎮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2017年7月,丹寨縣依託當地苗族侗族等民族文化資源,引入社會資本8億元,打造丹寨旅遊小鎮。僅半年,就吸引遊客超過300萬人次,帶動全縣旅遊綜合收入達20.93億元。目前,旅遊小鎮上有100多家餐飲店舖與全縣81個合作社簽訂農産品直供協議,旅遊産業帶動了手工藝品、特色農産品等20多個産業發展。小鎮全年直接帶動1247人就業,帶動1.6萬貧困戶實現增收。

  小鎮還帶動了周邊卡拉、泉山、甲腳、石橋等27個景區和旅遊村寨實現收入2億元,吸引丹寨外出務工人員紛紛回鄉就業、創業。卡拉村村民、退伍軍人楊雪亮一口氣在小鎮開了兩家賣手工鳥籠的店。“既能展示傳統手工藝,還能帶動大家一起致富,一舉兩得”。

  19歲的丹寨萬達職業技術學院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王萍喜歡趁週末來旅遊小鎮逛逛,“了解一下旅遊行業發展現狀,積累點經驗”。

  該學院2017年9月正式開學,設有旅遊管理、會計等專業,目前在校學生405人。學院推行“校企聯辦”模式,採取“廠中有校、校中有廠、培訓進車間、車間變課堂”的人才教育培養方式,讓丹寨學子通過職業教育提升就業創業能力,阻斷貧困代際相傳。

  “這筆錢對我來説太重要了,解決了孩子讀書的費用。”45歲的興仁鎮燒茶村村民謝地順今年再次享受到了扶貧基金分紅。老公3年前過世,留下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和一個生病的老人,全指望著謝地順打零工來養活,基金分紅為她解了燃眉之急。

  産業扶貧基金的設立,惠及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其中對4240名鰥寡孤獨以及重殘等特殊困難人口,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進行兜底生活救助;對10025名因災、因病、因學等致貧的貧困人口,按照每人每年1100元進行階段性幫扶;對30198名有勞動能力、能發展産業增收的貧困人口,按照每人每年1010元進行生産獎勵補助。

  “有丹寨幹部群眾的努力,有社會力量的幫扶,通過‘教育、産業、基金’兼顧,我們一定能實現脫真貧、真脫貧。”丹寨縣委副書記楊波表示。(記者 黃嫻)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