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應基於生態流域的綠色發展

2018-01-25 09:19:3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編:陳晨

  經濟參考報訊:根據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國家越來越重視生態保護工作。中央2007年召開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號召,到2012年“十八大”和2017年“十九大”,生態文明的戰略定位持續提升。在國家戰略佈局下,各行各業各級政府都在全力投入環境治理及生態保護工作,積極探索綠色發展的創新模式,踐行國家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但目前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很多工作存在散碎化傾向,各自為戰,謀一域而沒有謀整體。筆者根據個人的工作體會,今後的生態文明建設應該是基於生態流域的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主要應考慮四個方面的問題。

  將流域作為綠色發展的統籌單元

  流域是具有相對獨立性的産匯流水循環空間,也是人類生産生活活動的重要單元。很多行政區劃甚至按照流域邊界的分水嶺劃分。因此,一個流域不僅是一個大的生態空間,也是社會經濟活動場所。在這個空間內,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必須嚴格控制在流域資源與環境的承載能力範圍內,否則就會出現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問題。我國海河、淮河、遼河乃至更大的黃河等流域出現的問題,都是因為流域內的社會經濟活動影響超過了流域本身的資源環境承載力。

  流域不僅是水循環和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單元,也是大氣和土的循環空間。很多城市空氣品質不好,就和所處的流域地貌位置及大氣的局部循環不暢有關。流域的不同地區大氣的承載能力也有很大差異。不僅水和大氣存在流域的尺度效應,土地也是以流域為單元的。平原區的泥沙土壤都是通過本流域上游水的侵蝕和搬運,最後沉積到平原形成了肥沃的耕地。因此,一個地方要實現綠色發展,要優先從流域視角出發,統籌考慮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的水、土、氣及生物等諸多資源環境與生態要素,逐步建立起基於流域的綠色發展模式。跨流域的資源調配僅是輔助性措施,核心要基於本地的承載能力謀發展。目前全國推行的河長制、湖長制等就是流域層面的生態文明體制創新,具有深遠意義。

  重視生態海綿型流域建設,明確“三區三線”

  流域是我們的家園,也是綠水青山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體。這個生命體一定要有生命力,處於健康的狀態,而不是只有人類活動空間而自然空間全部被擠佔和破壞的大開發區。“十九大”提出“人與自然共生”,與以往提的“共存”或“和諧”有內在和實質性差異,關鍵詞就是這個“生”字,體現了人和自然是密不可分的生命共同體,含義更加深刻。因此,在綠色發展過程中,首先要把一個流域分出人和自然相對獨立的空間,即目前正在開展的“三區三線”工作。把流域內的自然空間留足留夠,讓流域保持水、土、氣、生(生物)的良好狀況,建設海綿流域,同時,嚴格資源和環境紅線管控,給自然不僅留出空間,還要留出水土資源,不能吃光喝凈。開展生態海綿型流域建設,要從“流域統籌、分區負責”的角度畫好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張圖,即按照流域進行“三區三線”及資源環境管控謀劃,而具體的責任分解落實到每個省、市、縣、鄉、村。在流域內的生態空間劃定中,也要在保護主導功能的同時,兼顧自然和人類的相互依存關係。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