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 金山 同頻共振

2018-02-27 09:03:02  來源:廣西日報  責編:陳晨

  廣西日報訊:如何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實現兩者“雙贏”?2017年廣西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堅持綠色發展,加強生態保護,既是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也是樹立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近日,記者從自治區環境保護廳獲悉,為了順應綠色發展潮流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近年來,我區環保部門堅持以突出環境問題為導向,堅決守住生態環境底線,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結合廣西實際主動作為,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擦亮了廣西的“金字招牌”,展現出一幕幕八桂大地“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實現同頻共振的新氣象……

  A 全國首個三級環評審批系統顯威力

  如今,在廣西乘坐高鐵列車已成為人們商旅出行的常態。自2013年12月28日桂林至北京首趟高鐵列車正式發車以來,廣西成為全國首個開通高鐵的少數民族自治區。此後,廣西開啟高鐵發展的“加速度”,短短幾年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但很多人或許不知道,這份成績單的背後,與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強力推進高鐵等重大項目環評審批有關。

  “廣西作為經濟後發達地區,如何在重大項目環評審批過程中保證既要符合相關環保法律法規,又要滿足拉動經濟、服務民生的現實需求?這非常考驗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智慧。”環保廳有關負責人説,早在2007年,該廳便開始派出專人跟進服務我區高鐵項目環評審批工作。此後,經過10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該廳逐步形成“綠色通道、提前介入、專人服務、定期跟蹤、及時調度”的重大項目推進機制,推進機制和工作成效居全國先進水準。

  記者獲悉,為適應新形勢下環評審批監管工作需要,這些年來,環保廳在信息化建設中形成了以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技術為核心的“廣西環保雲”,為我區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發揮了巨大效能。

  2016年,廣西在全國率先建成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三級聯網三級環評審批系統。該系統覆蓋三級環保部門的環評審批業務,並與環境保護部、自治區政務服務中心的審批系統互聯互通,與自治區發改委並聯審批系統,與國土、水利、林業、農業等廳局有關係統進行數據資源的共享交換和業務協同,用數據分析與決策,形成咨政報告等研究成果,每年出版《廣西環保藍皮書》,提升環保服務經濟發展與宏觀調控的能力。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區環保系統以廣西GDP每增長1%就審批1200多個項目的力度,積極服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年審批8000多個大中小項目,全部實現零投訴。

  近年來,環保廳有關業務部門主動上門辦公,面對面解決了百色生態電解鋁、貴港鋼廠、柳鋼搬遷防城港等一批熱點難點項目,大力開展環評服務縣域經濟發展試點,加快推進14個設區市和所有工業園區環評“放管服”工作。同時,對自治區領導聯繫重大項目積極跟進。

  我區環保部門的這些經驗做法,獲得環境保護部充分肯定並向全國環保系統推廣。

  B “幫企減污”增添更多“綠色動力”

  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以及環境污染糾紛頻繁發生,極大阻礙了社會經濟的進一步可持續發展。良好生態是廣西的“金字招牌”,但“金字招牌”並不等同於“金質招牌”,生態環境有其脆弱性,一旦砸壞了,很難復原。為此,我區環保部門在幫企業減污上主動作為。

  柳州是廣西的工業重鎮,同時也是環境保護的模範城市,是成功轉型宜居宜業城市的典範。陽和工業新區作為柳州市工業企業的重要聚集區,對柳州環保事業發展至關重要。

  去年12月15日,環保廳“幫企減污”下基層系列活動走進柳州陽和工業新區,針對不同行業污染特徵以及不同産業結構特色,開展專項技術供需對接,進一步推動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其間,專家團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對2018年起實施的《環境保護稅法》進行了解讀,併為轄區企業“減污”的迫切需求和難點問題“把脈問診”,開出“良方”。

  據環保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僅去年一年,環保廳就先後組織了30多名技術專家走進企業和基層,開展一對一、點對點的技術指導服務。在“幫企減污”活動中,全區累計有600多家企業、800多名基層技術人員從中受益。其中,全區已有9台燃煤電廠機組實現超低排放運行,糖廠蔗渣鍋爐清潔燃燒技術改造積極推進,伶俐糖廠等一批制糖企業已經實現氮氧化物和煙塵穩定達標,取得明顯的減排成效。

  今後3年,我區環保“幫企減污”專業技術服務團隊將持續圍繞13個重點行業污染治理的需求和難點問題,指導和幫助企業減污增效,助力企業和經濟發展。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