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氣象法制為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

2018-04-28 15:27:47  來源:青海日報  責編:陳晨

  青海日報訊: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氣象部門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己任,自覺以“四個扎紮實實”重大要求推動生態氣象工作,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需求,全面推進氣象法治建設,充分發揮氣象法治在推動生態氣象服務中的引領作用,主動融入生態文明建設。依靠科技創新驅動,著力構建立體化、全覆蓋的生態氣象綜合觀測體系;著力構建多尺度、精準化生態氣象監測評估預警體系;著力構建聚焦關鍵技術、面向適應策略的科技支撐體系;著力構建智慧型、集約化生態氣象服務體系等四大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態氣象現代化水準,不斷滿足青海生態文明建設氣象保障需求。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以來,省氣象局黨組高度重視氣象法治建設,全面推進氣象依法行政,在氣象立法、氣象執法、氣象法制宣傳教育,特別是在氣象法治服務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為依法規範氣象活動、依法發展氣象事業、推動生態氣象服務法治化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從海拔2000多米的青海東大門到西南端海拔5000多米的可可西裏,河湟谷地、環青海湖地區、柴達木盆地,氣象法治服務生態文明的名片一張比一張靚麗,生態氣象服務的樂章一首比一首激昂:

  ——我省先後出臺了《青海省氣象條例》《青海省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等4部地方性氣象法規以及《青海省人工影響天氣管理辦法》等3部政府規章。特別是國內首部應對氣候變化的政府規章《青海省應對氣候變化辦法》的頒布實施,標誌著我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正式走上法治化軌道,對於提高全社會對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推動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法治保障作用。

  ——氣象標準是氣象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省氣象標準化工作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省氣象局先後牽頭制定有關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國家標準兩項、行業標準兩項、地方標準20項,《高原美麗鄉村氣象防災減災建設規範》《高寒草地遙感監測評估方法》等一批氣象標準的頒布實施,為氣象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

  ——《生態文明建設氣象保障服務工作方案》《生態文明建設氣象保障服務行動方案(2017—2020年)》《青海省生態文明先行區氣象保障工程建設方案》等的制定實施,使生態氣象保障服務工作全面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注重技術支撐,加強平臺建設,研發生態氣象業務技術支撐平臺、數據分析平臺、産品發佈平臺、生態與農業氣象監測評估預警一體化業務系統等,開展了水資源監測、草地資源監測、積雪監測、荒漠化監測、森林草原火情監測、生態氣象監測等6大類23種生態氣象監測、評估、預警業務服務産品,針對三江源、青海湖、柴達木、祁連山區等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建設,發佈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氣象監測評估報告》《青海湖流域生態遙感監測報告》《青海省生態氣象監測評估報告》《柴達木盆地適應氣候變化決策諮詢報告》各類生態監測預警評估産品,針對木裏煤礦生態恢復狀況,適時開展動態監測,為政府生態治理決策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省氣象部門將生態氣象服務能力建設落實到《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青海省防災減災“十三五”規劃》《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試點建設方案》《西北人工影響天氣工程》《絲綢之路經濟帶氣象服務保障工程》之中,紮實組織實施環青海湖、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開展森林草原防火、大氣污染防治等人工增雨工作。

  ——2006年起實施的三江源地區人工增雨工程,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綜合監測、催化作業、信息傳輸、作業指揮和效果評估系統,作業覆蓋範圍達55萬平方公里。僅2016年增加三江源地區降水量20多億立方米,為增加河流徑流、緩解水資源壓力、改善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7年,省環境保護廳和省氣象局聯合製定的《青海省大氣污染監測預報預警工作方案》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批轉實施,氣象、環境攜手加強科研、監測和數據信息共享合作,聯合開展主要城鎮空氣品質預報,分析研判重污染天氣過程,發佈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為政府啟動應急預案提供技術支撐和決策參考。

  目前,我省氣象法規和標準體系初步建成,為氣象法治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氣象執法體系初具規模,保障氣象法規的有效實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積極推進,氣象依法履職能力進一步增強;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初步建成,行政決策水準顯著提高;法治監督體制機制基本建立,保證了氣象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氣象普法宣傳形式多樣,營造了良好的氣象法治環境和氛圍。省氣象局先後獲得青海省“五五”普法和“十一五”時期依法治省先進單位、全省“六五”普法先進依法治理辦公室和省級文明單位等稱號。(記者 金泉才 鄧芳)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