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清川 百姓富 富碳農業打造綠色GDP之美

2019-07-24 17:30:32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陳晨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報道(郭佳惠):生態文明建設關係人類的福祉與未來,黨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總體要求,但隨著人民群眾的生活水準不斷提升,工業化産業排放的二氧化碳逐漸增加,導致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等問題越發嚴重,二氧化碳就像溫室的玻璃或塑膠薄膜那樣使地面吸收太陽光的熱量不易散失,這種現象也稱為溫室效應。那麼,我國既作為一個發展大國,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如何能更好的解決這一大矛盾,實現可持續發展呢?富碳農業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近日,中國富碳農業、中國農業大學富碳等離子體技術研究中心、農業農村部農業信息化標準化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袁東來接受了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的採訪並全方面解讀富碳農業的意義及其效益。

  社會的命脈是經濟,自然界的生態命脈是碳

  悄然升起的新興模式,碳循環塑造綠色未來

  富碳農業究竟是什麼?袁東來介紹到,社會的命脈是經濟,自然界的生態命脈是碳,富碳農業旨一個全新的農事理念和模式,就是把高碳的資源轉變成綠色的財富,此模式將工業産生的大量二氧化碳變為農作物生長原料的系統方法,從而減少大區域的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抑制地球溫度的繼續升高,徹底解決“碳”並充分利用“碳”,由此有效打通將二氧化碳由有害氣體物質變為一種資源和能源的路徑,修復大自然與人類生存環境達到碳的循環和利用。

  據了解,富碳農業以工業生産活動中産生的、巨量的、大自然不能自然消納的二氧化碳富集後,再根據需要混配其他的微量元素,形成氣碳糧釋放在設施農業或其他農業生産的小區域中,輔以光、電、熱、無土栽培和自動調節等科技手段,創造一個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環境,培養種植各類作物,並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也提高了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提高了農作物品質和産量,實現低碳工業與富碳農業的互補成長。

  此外,中國正以務實的行動遏制溫室效應的持續惡化,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2016年中國正式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對國際社會做出了莊嚴承諾,並嚴格遵守協定的制度安排和減排目標。

  我國對國際社會的承諾是到2020年碳強度下降40-45%,實際上2017年年底已經就已經達到了46%,超額完成了中國政府向全世界的承諾,成為中國綠色低碳和生態文明發展的有力證明。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富碳農業探索生態紅利之路,創新農業革命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不僅是一個工業發展迅猛的國家同時也是一個農業大國,既然要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就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富碳農業的運行模式對於工業企業來説,其産生的二氧化碳可被收購,産生“碳循環利潤”,而對於農業來説富碳農業比傳統農業生産模式成本低,並且食品産量多、品質高,甚至無需農藥化肥的使用,更加綠色健康,可想而知,從中所賺的利潤大大增漲,進一步帶動了農戶的收益,貫徹落實了脫貧攻堅奔小康的發展理念,實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袁東來表示,在處理好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方面面臨著巨大難度,必須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兩條底線”都要守牢,“兩座山”都要建設好。而大力推廣富碳農業,既能減少碳排放,又能增加人類食物生産,增加農民收入,逐漸平息極端氣候變化的發生和振幅,是我國現代化新興農業必由之路,同時富碳農業可以通過大數據把農村的環境和資源資産化,讓農村和農民在增加收入的基礎上,享受資産收益,為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供有效的抓手,這也是解決近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科學命題,也是富碳農業寫入國家十三五的戰略意義。

  “對於農戶而言,一旦農産品值錢了、掙錢了,所謂“三農”問題就不可能再成為問題。同時,通過富碳農業作用下的形成有品質的“農産”,匯同老的“三農”,形成“四農”的新概念,將一舉解決困擾多時的“三農”問題。”袁東來談到。

  據悉,濕地作為植物賴以生存的家園,但由於不合理利用及人為破壞,濕地面積正急劇縮減。富碳農業還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乾冰,並由國家集中統一使用,在北方七省缺雨地區實施“天河工程”進行人工降雨,每年降雨2000-3000mm,五年內便可徹底地對該地區進行生態修復和地下水的有效補充。從根本上治理黃河因生態問題造成的缺水危機,和不合理利用及人為破壞,濕地面積急劇縮減危機。其帶來的有形和無形效益已無法用經濟學數字進行評估。

  【人物介紹】

  袁東來,中國富碳農業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富碳等離子體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農業農村部農業信息化標準化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不忘初心,奔跑追夢,他始終致力於富碳農業的研究,譜寫綠色發展的新篇章,把自己研究成果書寫在大地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是他的目標,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他的追求。近年來,富碳農業按照大自然發展的規律做到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創新出一條人類嶄新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共建地球生命命運共同體,打造人類文明與地球文明新的“諾亞方舟”。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