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最強沙塵暴來襲 防護林失效了嗎

2021-03-18 10:27:26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馮實

  3月15日,一場“遮天蔽日”的強沙塵暴席捲我國北方,多地中招,局部地區能見度甚至不足500米。這也是近10年來影響我國最強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

  從1961年以來,我國北方春季平均沙塵日數和沙塵暴日數均顯著減少。數據顯示,1961年至1990年春季平均沙塵日數8.9天,較常年同期(5天)偏多3.9天,沙塵暴日數2.2天,較常年同期(1.1天)偏多1倍;而近20年(2001—2020年)春季平均沙塵日數3.4天,較常年同期偏少1.6天,沙塵暴日數0.6天,較常年同期偏少0.5天。

  為何在我國沙塵天氣明顯減少背景下,還遭遇了近10年最強沙塵暴襲擾?防護林的作用是不是失效了?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相關專家。

  沙塵暴形成一般有三個條件:地表裸露,乾燥少雨,加上冷空氣活動影響。一旦條件非常有利,就會捲起沙塵形成惡劣天氣。衛星遙感監測顯示,這次沙塵暴于3月14日晚間源起于蒙古國南部。14日晚,蒙古國多省發生暴風雪和強沙塵等災害性天氣,風速達到20米/秒,陣風達30米/秒至34米/秒。

  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主任張碧輝解釋稱,這次沙塵天氣的成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蒙古國與我國西北地區乾燥和裸露的地表特徵提供了有利的沙源條件。最近30天的監測顯示上述地區氣溫普遍較常年偏高5℃至8℃,且近30天降水普遍偏少50%以上,多數地區在10毫米以下甚至無降水;二是近期大氣環流的劇烈調整提供了沙塵天氣形成的動力條件。3月14日開始,蒙古氣旋發生發展並快速東移,為沙塵從源地向東南方向的輸送提供了有利的動力條件,形成較為明顯的沙塵天氣過程。

  沙塵來襲,為何三北防護林沒能抵禦其南下?對此,張碧輝表示,防護林地表植被發生一些變化,對整個風場的影響範圍非常有限。“但是得益於我國植樹造林、防沙治沙和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的整體推進,沙塵天氣確實得到了明顯有效的改善。”

  “近10年來,由於人為治理和氣候因素的共同作用,沙源地局部環境有所改善,使得沙塵日數和過程數明顯減少。但一旦滿足生成條件,它依然會出現。”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告訴記者,蒙古國是重要的沙塵源區,同時也説明在全球變暖背景下,雖然北半球風力普遍減弱,但在階段性大氣環流非常不利的情況下仍會出現高影響的沙塵暴天氣。

  預計未來幾日,西北地區、華北等地部分地區仍將有沙塵天氣。17日至18日,新疆南疆盆地、甘肅西部、河南南部、安徽中部、湖北東部等地有揚沙或浮塵。19日至20日,新疆南疆盆地、甘肅西部、內蒙古中西部、寧夏、陜西中北部、山西等地有揚沙或浮塵,甘肅西部、內蒙古西部局地有沙塵暴。公眾需注意關注天氣預報,做好防護措施。(記者 郭靜原)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