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我國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實施的最後一年,各地應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查找、補齊水生態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提升污水收集處理能力。但由於受自然因素、城市建設、經濟技術條件和管理方式等制約,污水收集處理仍存在較多“成長的煩惱”。
例如,南方一家市區污水處理廠,近幾年污水收集量、處理量逐年提高,完成了清潔排放技術改造,出水一些指標已經達到或接近Ⅳ類地表水相應的指標要求。然而其進水濃度逐年下降,污水處理量和氨氮年去除量提高了,COD年去除量隨著進水量的升高反而下降了,污水收集處理系統難以發揮應有的減排作用。造成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下降的原因包括這樣幾點:近幾年當地降水較為豐富,加之地下水位高、河網密布,地下水滲入較多;居民生活條件改善,生活用水量加大,污水中污染物濃度有所降低;污水管網及其泵站建設水準低,品質不高。其中,最後一點是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這家污水處理廠雨天日平均污水收集量較晴天增加了近兩成,可見有大量雨水進入污水管道。這也從側面説明管網收集效能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一方面,污水收集量上去了,但污水中污染物去除量卻下降了;另一方面,污染物削減能力提升了,但污水處理效能卻大打折扣。筆者認為,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現象,其實是同一個問題作用於污水處理上的兩種表像。
再比如,某污水處理廠也位於降水豐富的南方地區,採用生化處理工藝,進水中工業廢水約佔60%。由於納管的工業企業都建有廢水預處理設施,且B/C值較小,污水處理廠中廢水的可生化性較差。得益於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的推動和督察整改機制的推進,屬地政府著力推進管網不完善區域截污納管,並對已建排水設施查漏補缺,對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統重新進行排查,有條件改造為雨污分流的,立即制訂改造計劃並加以實施。通過持續努力,這家污水處理廠污染物去除率逐年提升,當地水生態環境品質也得到了改善。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水生態環境品質改善必須要抓好控源截污這個關鍵環節,而控源截污的實質問題是做好污水收集。
城鎮污水處理水準應隨城鎮化發展與環境品質要求不斷提升,其處理水準不僅體現在污水處理能力上,更體現在污水收集率上。
實踐證明,完善污水管網可帶來的污染物削減成效比單純將污水處理廠提標更為高效。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應著力當前,也要著眼長遠,其技術路線重點應放在污水處理廠提標上還是完善污水管網上,則應因地制宜、適時推進。廠網並重是技術上最理想的選擇,但結合當地經濟技術的可行性,尤其考慮工程所能達到的最佳環境效益之後,就必須要有所側重、有的放矢,以解決實質問題為宜。
筆者認為,這需要增強水生態環境治理的系統思維,從整個系統和全環節來考慮,以系統思維促進閉環管理實效的提升。
在管網覆蓋上,應重點加強最後一米接戶管道工程建設,提高污水接戶率,從而全面提高污水收集水準,確保城鎮污水處理廠設計收納範圍內特別是城中村、舊廠區、老舊小區的污水應收盡收。
在過程式控制制上,把改進污水管網品質作為重中之重。強化過程監管,按照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要求,嚴格履行基本建設程式,嚴格落實施工品質終身負責制,把品質管理貫穿工程建設全過程。
在科技支撐上,加強專題研究,鼓勵開展技術創新和應用。積極推廣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結合水文地質特徵與管網技術研究應用,降低污水管網的破損和滲漏率,既要防止污水“跑冒滴漏”進入外環境,也要防止外水倒灌“反客為主”。(陳偉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