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的一個力證

2021-12-28 13:58:03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陳晨

  近年來,北京的觀鳥群體不斷壯大,許多人都關注著這些與人類共生的小生靈,也發現了都市中的桃花源。

  北京是一座擁有2000多萬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如何平衡、協調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係,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對這座城市治理的一大考驗。

  大考面前,北京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生物多樣性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目標和手段,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推動生産和生活方式的綠色轉型和升級,從保護自然中尋找發展機遇,實現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雙贏。

  注重人文關懷,營造和諧生態。近年來北京通過兩輪百萬畝造林綠化、郊野公園建設及河湖濕地恢復,拓展了綠色生態空間。在這過程中,高速公路為古樹群繞道、冬奧賽區建設精準施工、為世界“最孤單”葡萄找伴、為救一隻普通秋沙鴨出動消防員、建設完成了一批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為營造適合鳥類及野生動物生存繁衍的棲息環境,用疏密伐除的廢棄樹榦、枝條製作人工鳥巢、昆蟲旅館等。一樁樁生動的事件,取捨之間,彰顯了這座城市的綠色發展觀,也將北京打造成為世界知名的“生物多樣性之都”。

  堅持制度先行,做到生態保護優先。2021年6月5日,《北京市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條例》正式實施,明確提出北京建立健全生態涵養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度。這是我國首部省級層面對特定功能區的立法。從此,北京綠色發展又多了一道法治“屏障”。自然保護地是生態建設的核心載體和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也是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中最重要、最精華的自然生態空間。經過一系列的努力,目前,北京有自然保護地79處,總面積超過36.8萬公頃。2500余種動植物,絕大多數都分佈于北京的自然保護地。

  大力推進綠色産業,讓生態經濟成為建設美麗北京的有力推手。北京市積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以此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壓力。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優化産業結構,提升綠色産業比重,加快基礎設施綠色轉型和升級。北京實現了高水準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也推動了觀鳥經濟這樣的綠色産業大力發展。(作者 觀 蘋)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