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習俗遇上環保要求 怎麼辦?

2022-01-26 10:22:29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陳晨

  近日有媒體報道,四川、重慶、江西一些地方在街道社區設置便民臘肉集中熏制點,用無煙電熏機為居民代加工,産生的廢氣經集中處理後排放。居民只需按斤付給一定的製作費用,就能領回代為熏好的臘肉。不僅味道和色澤媲美傳統熏制方法,能夠滿足居民自選原料、自選口味的需求,而且更加安全、便捷。這樣的做法既保留了年俗風味,又做到了文明環保,值得點讚。

  春節將至,年味漸濃。在一些地方,用殺年豬、熏臘肉等方式迎接春節的到來,不僅增添了傳統節日的儀式感,也勾起了人們“舌尖上的鄉愁”。不過,有些家庭要熏制的臘肉多的可達數百斤,如果家家戶戶用傳統方式露天熏臘肉,將會帶來大氣環境污染的困擾,同時還伴有安全隱患。

  實際上,不僅是熏臘肉,還有一些傳統習俗也會帶來一定的環境影響。隨著人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日益增長,傳統習俗遇上現代環境管理要求,在兩者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最重要。

  傳統習俗和環保要求可能會讓人陷入兩難困境,有時是因為意識不到位。比如,曾有調查表明,製作一份1.5千克的鹽水鴨,全生命週期用水高達13噸,水足跡相當於一個成年人一天飲水量的5280倍。在人們對水足跡了解甚少的情況下,往往意識不到一份常見菜肴背後的耗水量,也就難以形成節約習慣。有時人們對自身行為習慣的環境影響雖心知肚明,但是改變現狀的客觀條件有限。比如,在江南一些地方,人們之所以常在河邊洗衣服,是苦於沒有接通自來水,或家中沒有寬敞的空間。

  對於關乎民生的傳統習俗,如果“一刀切”加以禁止,將會適得其反。要從根源上走出困境,需要有關部門從人民群眾的需求和利益出發,找原因、想辦法、謀出路。如能針對不同情況循序漸進加以引導,精準、科學、依法採取有效措施,難題就能迎刃而解。

  在實踐中,有不少地方已經行動起來為群眾辦了許多實事,既保護了環境,也方便了群眾,更溫暖了人心。

  一些地方用有條件的限制代替無條件的禁止。比如,煙花爆竹短時內大量集中燃放會造成PM10、PM2.5爆表。做好預判,將燃放煙花爆竹限制在合理的區域範圍內,則可以相對緩解空氣污染、噪聲擾民等問題。

  一些地方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産生活條件,讓居民形成了新的綠色生活習慣。比如,在村裏建起了便民洗衣池,接上了自來水,既方便了村民洗衣服,又實現了洗衣污水集中處理,自然而然改變了人們過去在河邊洗衣服的習俗。

  一些地方強化環境監督管理,或是將露天作業轉變為封閉作業,讓無組織排放轉變為有組織的集中處理,或是有針對性地進行精細化的管理設計。比如,某村莊因盛産毛竹又近鄰水源,多年來不少村民開辦造紙作坊土法生産黃表紙,對當地河流造成了污染。當地政府通過多部門協調,對造紙作坊集中搬遷,集中制漿並實施污染治理,既保障了村民收入,又保護了環境。

  又如,四川作為泡菜大省,印發了《四川省泡菜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泡菜等食品加工企業環境風險感控和環境應急處置手冊》等政策文件,以幫助地方特色産業更加規範有序地發展。

  一些地方為傳統工藝找到了替代方案。比如,點翠需要用到翠鳥的羽毛,不利於保護生物多樣性。而現代的手藝人傳承古法,找到了鵝毛、絲帶等多種材質的代用品,製作出的點翠首飾更為精緻。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果能在保留傳統習俗的同時有更加安全、環保、便利的選擇,人們何樂而不為?辭舊迎新,不僅是時間在流轉,也是在辭去舊傳統,迎接新風尚。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創造的日新月異,移風易俗有時只是時間的問題。期待有一天,綠色環保的新風尚,將形成新的記憶、新的鄉愁。(作者 程維嘉)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