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保衛戰邁向深水區

2022-01-28 09:46:13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陳晨

  2021年12月31日,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十四五”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方案》……一份份凝聚著治水智慧的重要文件審議通過,表明我國水生態環境保護正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也標誌著碧水保衛戰已邁向深水區,更需要在廣度、深度、維度上攻堅克難。

  碧水保衛戰成果不斷深化

  臨水而居、親水戲水,一直是民眾的期盼,也是水生態環境治理的目標之一。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長江保護修復、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等標誌性戰役紮實推進。

  這個冬天見證了“三湘第一湖”大通湖迎來十余萬羽候鳥,萬鳥翔集的景象,令居民感到震撼。

  大通湖是組成洞庭湖的四個較大湖泊之一,位處長江中游荊江南岸,曾因承包企業無序養殖使水質淪為劣Ⅴ類。自近年來啟動綜合治理以來,水質持續改善,總體達到Ⅳ標準,沿湖植被帶及挺水植物基本完成修復,野生蚌、蝦、甲魚等原已消失物種重現。大通湖的治理成為了“守護好一江碧水”的縮影。

  水生態環境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開展長江經濟帶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整治專項行動‘回頭看’,抽查5省9市39家園區,有效推動問題全部整改銷號。”

  黑臭水體在我國城市中並不罕見,被視為“城市病”之一。除了污染水質、散發惡臭外,還會導致周圍的空氣污染,甚至導致個別疾病或傳染病的爆發。

  2021年,生態環境部研究制定《“十四五”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方案》,並配合住建部編制《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強化日常督查和抽查,鞏固地級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對發現的完成治理黑臭水體“返黑返臭”等問題,及時反饋相關省份,督促繼續開展整治,防止反彈。

  “2021年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4.9%;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2%,順利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水生態環境品質保持了持續改善的勢頭。”水生態環境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不僅如此,記者了解到,截至2021年年底,相關部門對3645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進行了評估,更新4.78萬個鄉鎮及以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信息,完成19132個鄉鎮級水源保護區劃定。

  從污染嚴重水體基本消除到地表水劣Ⅴ類水體基本消除,再到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水準持續提升, 2021年,我國碧水保衛戰邁出一步步堅實的步伐。

  為“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謀篇佈局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持續提高,重點流域水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等,這些都將有效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實施。

  14次調度會商,359份地市規劃要點的指導編制……隨著《“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工作的啟動,各地堅持問題導向,逐漸建立起“河湖統領”“三水統籌”“四個在哪”的技術路線。

  “十四五”是在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基礎上,向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邁進的第一個五年,具有不同於以往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水生態環境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美麗中國對水生態環境的要求不僅是良好的水質狀況,而且包含了充足的生態流量和健康的水生態,這意味著需要保護和恢復能持續提供優質生態産品的完整的水生態系統。 ‘十四五’需要在‘十三五’的基礎上,進一步向水生態系統功能恢復、進而實現良性循環的方向轉變。因此,《規劃》要承上啟下,既要鞏固碧水保衛戰成果,又要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努力實現水環境品質持續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統籌推進格局基本形成,‘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目標指標體系基本建立。”

  當前,儘管多數地區水環境品質相關指標有持續改善的勢頭,但從水生態環境保護的整體性來看,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仍舊存在。因此,“十四五”期間,《規劃》的出臺將對各省市持續改善水環境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

  完善問題發現和推動解決機制

  2021年8月19日,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組織召開長江流域7月及1-7月水生態環境形勢分析會商會議。與會代表就流域新增突出水生態環境問題等進行了分析會商。

  這次會議是進一步落實2021年印發的《水生態環境問題發現和推動解決工作機制(試行)》中的具體舉措。結合流域實際,進一步細化梳理水生態環境問題清單,強化重點問題溯源分析,進一步精準支撐流域水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工作,這是完善問題發現和推動解決機制的重要“一步棋”。

  “堅持和完善分析預警、調度通報、獨立調查、跟蹤督辦有機結合的工作機制,這將有效提高水環境問題發現和解決的效率。”水生態環境司相關負責人説。

  同時,針對久拖不決的突出問題,相關部門積極組織開展獨立調查和督導幫扶,協助問題所在行政區域研究對策,指導推動問題解決。全年共預警832個問題,就48個問題開展獨立調查。

  2021年,全國水生態環境綜合管理平臺建成並投入運行。平臺的建成,實現了全國水生態環境品質、斷面責任行政區域、污染源、排污口等關鍵水生態環境信息的動態查詢、分析、展示等功能。

  2021年,我國水旱災害多發重發,一些流域雨情汛情與以往有所不同。也是在這一年,生態環境部審時度勢,引入汛期污染強度用於研判全國水生態環境形勢,指導各地加強斷面汛期水質監測和分析研判,開展污染溯源和問題排查,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推動解決部分地方旱季“藏污納垢”、雨季“零存整取”等突出水環境問題,效果明顯。

  “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將進入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的新階段。在水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堅持穩中求進,堅持系統治理,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落實“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為主線,不斷提升水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品質,為開創水生態環境保護新局面,實現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奠定良好基礎。(中國環境報記者 張倩)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