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岱山,蓬萊仙島上漁港棲霞的美景吸引無數遊人前往。這裡正在打造中國的美麗海島樣板,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民生福祉。
安徽黟縣,奇墅湖一年四季風光秀麗,旅遊業勢頭正旺。這裡在“生態立縣”發展戰略的指引下,闖出了一條生態富民、生態惠民的新路徑。
2021年,全國各地積極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創建,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轉化新路徑新模式,多層次示範體系得到進一步豐富,綠色發展底色不斷提升。
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生態文明論壇上,生態環境部公佈了第五批100個生態文明創建示範區和49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這些先進典型不僅在推動生態環境品質改善、綠色轉型發展、落實生態文明體制等方面發揮了正向激勵、示範引導作用,同時也向世界傳遞了綠色發展的“中國智慧”。
加強頂層設計,示範體系更豐富多元
隨著幾年來的穩步推進和深化發展,從南到北,自東向西,生態文明示範建設形成了國家先進指標引領、地方因地制宜建設的工作模式,建立起點面結合、多層次推進、東中西部有序佈局的建設體系和格局,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向縱深發展。
2021年,生態環境部進一步規範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創建工作,並不斷提升創建要求和標準,圍繞生態制度、生態安全、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生活、生態文化等六大領域設置了近40項指標。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6個省(區、市)開展生態省建設試點、362個縣(市、區)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136個地區獲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命名地區涵蓋了山區、平原、林區、牧區、沿海、海島等不同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發展定位的地區。
多層次示範體系的日益豐富,得益於生態文明示範建設頂層設計的不斷加強,以及地方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
為進一步提高示範創建工作的科學性和規範性,2021年,生態環境部印發了系列規範性文件。如制定印發《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規劃編制指南(試行)》《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復核工作規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評估技術導則》,修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建設指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管理規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管理規程(試行)》等,給地方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鼓勵和指導。
為進一步提升各地生態文明示範建設的水準和影響力,2021年2月生態環境部還發佈了《副省級城市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工作方案》,明確在下轄區(縣、市)全部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後,副省級城市可提出創建申請。這既堅持了生態文明示範建設品質為本、鼓勵優先的原則,也進一步提升了各地生態文明示範建設的水準。
各地也在積極推進實踐創新。如四川省印發了《關於〈四川省省級生態縣管理規程〉和〈四川省省級生態縣建設指標〉的通知》,標誌著四川省將啟動省級生態縣創建工作,從而形成國家級、省級生態文明示範創建體系。
北京市則積極推進創建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精細化,印發了《北京市生態文明示範創建管理辦法(試行)》,建立了儲備庫入庫機制,指導各區開展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工作。
甘肅省高度重視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工作,召開現場推進會,印發《甘肅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工作方案》,積極探索建立示範創建獎補機制,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新高潮。
生態環境品質改善,生態保護效果顯著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如今,在浙江湖州長興縣,“太湖風情”的美景令人神往。為推動生態文明示範建設,深化生態環境治理,長興縣統籌推進治水工作173項,投入資金82.29億元,完成1134個水體提升整治,完成全域“污水零直排區”建設。不僅如此,還實施太湖沿岸濕地生態修復等六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修復項目,讓一池太湖水變得更加靈動又生機勃勃。
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指標數據持續向好,是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帶來的最直接效果。創建過程中,天津市寶坻區打好環境綠色牌,全域建成無煤區,強化水氣治理,持續提升生態環境品質。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連續6年位居河北省第一,榮獲中國空氣最優低碳生態宜居旅遊名縣稱號。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環境品質持續向優,持續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優良天數達94%,河湖水質持續穩定向好。
如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環境品質改善明顯,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和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得到有力支撐,有效推動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典型引領、示範帶動、整體提升的良好局面。
轉化路徑多樣,推動綠色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賢剛曾對媒體表示,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的重要性在於,各地在創建過程中,實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徑探索,推動生態文明落地生效。
在生態文明示範創建過程中,各地探索積累了“守綠換金、添綠增金、點綠成金、綠色資本”4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路徑,以及“生態修復、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生態工業、‘生態+’複合産業、生態市場、生態金融、生態補償”8種典型實踐模式,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樣本不斷形成,有力提升了地方綠色發展成色,推動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
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堅持“生態立區”,創新提出“微生態小區”等建設理念,探索出一條省會城市核心區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雙贏之路,成為省內唯一持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兩塊金字招牌的地區。
在東北,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打造綠色無公害野山參生産加工産業帶,開發冬季特色的旅遊項目,綠色經濟日益壯大;福建省南平市則基於“分散化輸入、整體化輸出”模式,構建了“生態銀行”這一自然資源管理、開發和運營平臺,激發綠色新動能;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奏響綠色發展協奏曲,鞏固推廣“千萬工程”撬動鄉村蝶變、綠色智造集群化等“兩山”轉化六大模式,持續壯大“七色美麗經濟”,地區生産總值躍居浙江 33 個縣之首。
如今,生態文明示範創建讓各地的生態環境優勢逐漸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高品質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而作為重要的實踐平臺,生態文明示範建設還以創促建,通過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推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改善生態環境品質,變革發展方式、生活方式、治理體系等,促進各地協調發展。
站在新起點,迎接新挑戰。生態環境部將持續深化生態文明示範建設,構建新時期生態文明示範建設體系,建立健全生態文明示範建設標準規範,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美麗中國建設邁出更堅定步伐。(中國環境報記者 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