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高校年夜飯密集開席 倡導感恩親情

2017-01-24 09:58:01|來源:文匯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説明:同濟大學2017年留校學生年夜飯昨天舉行,留校師生同慶新春佳節,互相送上祝福。本報記者葉辰亮攝

  新春佳節的腳步日益臨近,在滬上各大高校,年味也越釀越濃。這兩天,各高校面向留校學生的年夜飯紛紛開席。豐富可口的菜肴,喜氣洋洋的聯歡,昨晚,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學苑飲食廣場,700多名師生集聚一堂吃年夜飯。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春節講究的就是闔家團圓,加之如今很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春節留校過年,家裏的父母如何安頓?今年,不少高校都給寒假留校的大學生佈置了特殊作業。感恩親情這道題,大學生們春節一定得好好做。

  上海交大發出“微家書徵集令”

  今年寒假伊始,上海交通大學就向所有回家和沒有回家過年的學生發出了“微家書徵集令”,要求大學生用140個字寫一封微家書。待徵集完成後,學校將公佈並評選出最佳微家書。

  給學生佈置這份寒假作業,校方確實有所考慮。“有了現代化的通訊工具,年輕人和家人的團聚和問候,往往是在手機上的朋友圈裏,而不再像過去那樣通過書信給父母溫暖的問候,回應父母的牽掛。”學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徵集微家書,也是希望歡度春節的學生都從內心裏感念父母的養育之恩,增強對家庭的責任感。

  事實上,這兩天,就有熱心網友看到“微家書徵集令”後,寫來了感人的詩。有一首小詩上寫著:“父母給我們的家書,是春卷皮上一個個金黃的氣泡,是湯圓裏露出來的那點芝麻餡,是歸家時巷口亮著的那盞路燈,是喬遷、升學、新婚時放的鞭炮,是枕邊、鏡前、月光下的白髮。現在,微博、微信、短信成了我們和父母的公共空間……140字,寫一封微家書,紙短情長,父母在等你。”

  回鄉過年的學生,幫同學看父母

  這兩天是復旦大學留校學生的迎新團聚日,在剛剛過去的週末晚上,學校邀請這些留下的學生共聚一堂,今年,復旦共有150多位學生留在校園裏過年。這些學生中,有些是因為手頭科研工作無法停頓,必須堅守在校;有的則是因為回家路途太遙遠才選擇留校過寒假。

  “不能回家過年的學生,我們鼓勵他們返鄉過年的同學替他們回家看看爸爸媽媽。”學校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現在通訊如此發達,幾乎每個學院都建立了微信群,在新年前後組織學院裏學生們共同在線開展交流,讓那些回家鄉過年的學生們,能夠為留校的同學們帶來家鄉的變化和問候。讓這些回鄉過年的學生,幫自己的同學看看他們的父母,給家鄉的親人帶去節日問候。”今年,復旦還組織每個返鄉過節的老師和輔導員,走訪當地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將學校的溫暖和關愛送進這些學生家庭。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鼓勵學生們在網上説出對父母的愛,以及父母對自己的愛。學生們曬出了和父母溫馨的對話、為父母準備的貼心禮物,贏得點讚一片。

  由於本學期放假時間較晚、和春節挨得相對較近,今年,同濟大學留校過年的學生人數創出歷史新高。同濟大學醫學院2013級五年制本科生程旭韜家在廣西欽州,因為要參加住院醫師專業實習沒法回家過年。“以前,放假回家我就要幫著家人準備年貨,殺雞宰鴨貼春聯,都是我來做的。”在他的心裏,老家民風淳淳,村民彬彬有禮,每逢春節,族人們都會隆重地祭祖,年味十分濃郁。

  程旭韜説,雖然心心唸唸想著回家,但為了做一個好醫生,今年必須留在上海過年。“我已經和家裏人説好了,除夕時進行視頻連線,看著父母吃年夜飯。”程旭韜的寒假日程排得滿滿的,既要向實習醫院心外科的導師學習二尖瓣支架方面的知識,還要同時做一個科研課題。“大年初一,我給父母打個電話拜年,然後就要到醫院急診科去了。”

  鼓勵探尋民間手藝,感受傳統文化記憶

  春節也是感受傳統文化的好時光。今年,不少高校鼓勵寒假返鄉學生探尋家鄉傳統手工藝,感受傳統文化和記憶。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在寒假前就發出了倡議,鼓勵學生回到自己的家鄉,探訪家鄉的傳統手工藝。很快,學校就接到了學生們在網上發來的報告。有新疆學生去探訪了傳承維吾爾族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的手工藝人;有上海學生去探訪了顧繡技藝傳人;有四川學生去探尋了成都傳統點心“三大炮”的製作工藝;有廣西學生去探訪了“柳州山歌”的技藝傳人。

  上海學生黃孝衝饒有興致地了解傳統手工掃帚的製作工藝。“手工掃帚每每掃過地面時,那‘唦唦’的響聲,總是讓我想起童年時光。那時人們大多住低矮的平房,住交錯的弄堂。這樣的手工掃帚都是人手一把,那把土氣的掃帚凝聚著民間手工藝人的心血。”

  學校相關負責人稱,傳統手藝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創新態度、工匠精神,它帶著濃烈的家鄉味道,純粹而不浮躁,專注而不功利,不求極致不罷休,反復磨煉方成器。然而這些年,傳統手藝似乎在漸漸遠離我們的生活,變得不那麼隨處可見了。因此,大學生們不妨利用寒假,在自己家鄉探尋民間傳統手藝,做一個發現者、分享者、傳承者。

  在上海海事大學,今年寒假留校的學生大約170多人,和往年持平。“學期快結束的時候,學校做了充分的動員,要求學生儘量回家過年,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上海海事大學學生處副處長顧衛忠告訴記者,現在的90後在校大學生,不少是獨生子女,離開家鄉到城市上學,意味著和父母家人一段時間的分離。傳統新春佳節,講究的就是闔家團圓。今年,學校提前排摸,幫助一些偏遠地區和經濟上有困難的學生購買火車票,讓學生平安返鄉,而留校的學生,學校也安排他們參加各類民俗活動,感受傳統節日的歡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