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第十七屆上海馬陸葡萄節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未來三個月,夜間葡萄採摘、中晚熟葡萄交流品鑒、葡萄主題攝影繪畫評選展示等一系列活動將在馬陸鎮輪番亮相。串起這些活動的關鍵詞,是馬陸葡萄這張“地域名片”。
自從2014年“馬陸葡萄”在國家工商總局成功註冊為地理標誌商標後,這顆小小的葡萄可是身價倍增:馬陸葡萄的價格是市面上普通葡萄的五倍之多,優質品種平均每串50元,且供不應求,儼然成為嘉定區的一張“活名片”。
從栽種到成為一張“地域名片”,馬陸葡萄走過了36年的探索道路。馬陸葡萄創始人單傳倫對其中的曲折歷程感慨萬千。他説,最初馬陸葡萄追求的是量産效益,但很快碰到了市場瓶頸。“1989年,馬陸葡萄第一次出現賣不掉的尷尬,每斤二角仍無人問津,甚至出現‘大年虧,小年賺’的怪現象。”
1992年,馬陸鎮成立上海馬陸葡萄研究所,由單傳倫帶頭進行技術攻關,控制産量,調整品種結構,葡萄種植轉為品質效益為上。
對於品牌效益的重視從2000年以後才開始。單傳倫告訴記者,2002年研究所就註冊了馬陸葡萄商標。當時的馬陸鎮開始思考,除了商品商標之外,有沒有更高的臺階來引領區域經濟發展?
從商品商標到地理標誌商標的這一步,馬陸葡萄探索了十餘年。嘉定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陸海英介紹,困擾馬陸葡萄註冊地標商標的癥結,在於地理標誌商標是集體擁有,必須要從商標持有人手中拿出來,這個轉讓過程並不容易。2008年,在工商嘉定分局指導下,馬陸葡萄研究所將“馬陸”商標轉讓給現在的馬陸鎮農業服務中心,並許可給葡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戶專用。2013年,“馬陸葡萄”正式申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又碰到問題:按照規定,申報前,“馬陸”商標必須登出,上海工商部門與國家工商總局反復溝通,才得以在核準完成前保留住原有的“馬陸”商標,讓兩個商標得以平穩銜接。
在獲得地理標誌商標這一更高層次的身份標誌後,馬陸葡萄換上了統一的“新裝”,馬陸鎮農民成為共同致富的受益者。單傳倫透露了一個數據,上世紀90年代,馬陸鎮葡萄種植面積為8000畝,産值在3000萬至4000萬元,現在種植面積收縮至4000畝,總産值達1億元。在這個集體商標的庇護下,一批品質出眾的子品牌孕育而生,形成了正向的推動作用。
如今,馬陸葡萄的公眾認可度和核心競爭力提升了,連周邊地區的居民都慕名駕車前來馬陸葡萄公園,馬陸鎮又開始探索加入休閒文化元素。單傳倫告訴記者,現在馬陸鎮能接待遊客的農戶已接近20家,種葡萄的農民換了一批又一批,年輕人也主動加入進來,給了馬陸葡萄不斷傳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