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未來科學+”青少年與大師“對對碰”

2017-08-24 11:29:30|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未來科學+”開營 青少年與科學大師“對對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圖説:“未來科學+”暑期科學營活動正在上海科技館舉行來源/上海科技館供圖

  30位來自全國各地熱愛科學、極具探索精神的青少年,與12位來自天文學、物理學、生物學、人工智能等不同領域的重量級科學家“對對碰”,將會碰撞出怎樣的成長花火?今天,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上海科技館主辦的上海科普大講壇——2017年“未來科學+”暑期科學營活動正在上海科技館舉行。

  “我小學5年級時,嘗試製作望遠鏡;到了高中一年級,製作完成了吸塵器,從此愛上了科學,走上了科研的道路。”由中科院院士褚君浩為大家帶來的“第一堂課”,從大科學家的兒時好奇心聊起,講到當下最熱門的無人駕駛、無人飛機、智慧機器人中一枚枚小小感測器的神通廣大。在此過程中,他不斷啟發青少年思考:擁抱未來的智慧時代,我們怎樣將蓬勃的好奇心轉化成優秀的科學品質,創造出造福人類的科學成果呢?

  據介紹,“未來科學+”暑期科學營是上海科普大講壇首次推出的青少年夏令營活動,旨在激發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提高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開營式上,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對青少年充滿期許,期望青少年能夠用好奇心面對未知的領域,以求知心面對嶄新的課題,用探索心面對不斷的挑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圖説:同學們與科學家平等對話,積極交流來源/上海科技館供圖

  “當下科學熱點的普及確實已經又快又好,但如何能讓孩子們在有了興趣之後持續學習,卻還缺乏這方面的研究。”此次科學營的參與者之一,上海科學傳播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嫻説,孩子們跟著熱點走,對新名詞頭頭是道,但真正能夠思考它究竟有什麼用,能對生活帶來什麼變化的卻不多。

  為此, “未來科學+”專門請來褚君浩、葛劍雄、俞立中、陳家寬、張雙南等12位各個領域的重量級專家,帶來天文、物理、生物、人工智能、藝術、教育等各方面的主題講座,讓每一位學員都有機會與科學家“一對一”地就引力波、感測器、量子物理、長江保護、科學之美、創新教育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進行跨領域、跨學科的思想碰撞。從好奇心到科學“起跑線”,從興趣使然到深入探究,科學營裏的孩子們不再只是聽眾和學生,而是可以與科學家平等的對話者,思想交流者。

  如何幫助孩子們由好奇心出發,真正邁出科學理性的“第一步”呢?很多時候,解決之道蘊藏在解答具體問題之中——“十萬個為什麼”的提出並不是憑空幻想,而是在實際生活中“動手做”出來的。此前科學營學員面試過程中,上海STEM雲中心主任張逸中描述了一個有趣的案例:讓孩子們動手證明水的沸點是100℃,結果不管做了多少次試驗,都沒有成功。孩子們想像了許多失敗的原因,唯獨沒有人懷疑教科書的原理出錯了。“可見,我們的科學教育,動手環節還太少。”

  其實,孩子們心中有好奇,就應該鼓勵他們趕緊動手做,孩子們自己會發現一個別有洞天的新世界的。而這也正是來到科學營中的科學大師們,身體力行的科學之路、創新之道。

分享到: